第一百一十五章 达玛部落-《边唐》
第(2/3)页
这六百多名元戎弩手坐在战马之上,围在八牛弩的周围。再往外是唐军永远的核心,彪悍的马上步兵,步兵两侧则是韩武李安为首的两千骑兵。
不管是步兵和骑兵,鞍边都是有着一把骑弩,这种利器是马家作坊这半年来的心血。骑弩乃是马璘亲自设计的,百步之内足可洞穿明光铠,射程只比伏远弩略低一些,却比蛮族的角弓要远出一倍有余。由于只是单发弩箭,是以重量比元戎弩要轻一些。纯钢铸造的弩箭便如小型标枪一般,蛮族的皮甲基本可以无视。
这样的一支军队,完全就是蛮人的噩梦。就算是别的唐军,也无法抵挡这样弩阵的齐射。
若是元戎弩再多一些,安西新军的战力将会再次提高,只是元戎弩制造太过麻烦,是以现在只能是装备这么多。
兵贵精而不贵多,五千精兵已经足够。这一次马璘也没有按照惯例征发依附大唐的藩国之兵,那些兵打不了硬仗,来了也只能添乱。
五千余战兵,一万多匹战马,营地内堆积如山的物资,正忙碌的来往雪山两侧的兴胡商人,这便是马璘手里可以倚重的力量。
斥候早已散出去百余里,沿途的马铺也已经建了十几个了。马璘催动青海骢缓缓走出山谷,大军跟随其后,在荒凉的高原上缓缓而行,向着狮泉河的上游而去。
斥候和安西密探们很是尽职尽责,这一片区域内有限的吐蕃牧民都已经永远的消失了。即便是在后世,阿里地区也是中国著名的无人区,人口极为稀少,是以唐军造的杀孽并不多。不过若不算唐军自己,这一带便真的是无人区了。
上下象雄十东岱是原来的象雄国的核心地带,东岱在吐蕃语里的意思是千户府,十个东岱其实就是忠于象雄王的十个部落。高原上实在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特别是象雄故地,是高原上最高的地带,更是生存极难,是以这十个部落的人丁都不兴旺,绝对是货真价实的“千户府”。
象雄故地东侧,后世人类也没法居住,更不说这个时代的人了。吐蕃国土面积不小,人口却相对集中,拉萨河流域和雅鲁藏布江南北是吐蕃人的核心区域。至于河源之地吐谷浑故境和白兰羌的地盘是后来征服的,距离象雄都很遥远。
昆仑山背后的高原环境之恶劣马璘很清楚,所以他知道吐蕃人绝对不可能直接从东边的无人区过来,即便是增援象雄也只能是顺着拉萨河谷向北而来。
所以这一战没什么花俏的,不可能存在被截后路这种事情。吐蕃人如果来战,那就只会是正面作战。如果不战,那么大军大可一直平推下去。
吐蕃大论钦陵曾言过了白石滩后骑兵到达逻些只需月余,如果有机会马璘倒也想要验证一下这句话是否准确,有没有夸大其词的地方。
大量的牦牛驮着物资混在大军中间,是以行军速度并不快捷。沿途的地图米雪已经画得极为详细,将校们也基本都学会了如何使用地图。五日之后,在狮泉河的上游,一片宽阔的草甸之上,马璘视野里终于是看到大量的羊马和牦牛。
这便是最靠近白石滩的第一个东岱,笃信苯教的达玛部落。
大军在河边停了下来,号角声震天的响起。步兵舍弃了战马,在河边快速的列成方阵。两千骑兵位于两翼,和步兵拉开了一些距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