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达玛部落-《边唐》
第(1/3)页
只有死了的异族才是好异族,这句话虽然刻毒,很多时候却是至理名言。
马璘来自后世,本质上来说是个斯文人,对阿拔斯王朝创造的灿烂文明和吐蕃人短暂盛世内创造的文明他都颇为欣赏,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对大食人和吐蕃人举起屠刀。
杀戮到一定程度后,才能建立起一种共生关系,就像后世的美国白人和印第安人,澳大利亚白人和土著毛利人。吐蕃文明虽然辉煌,却无法和源远流长的汉文化相比。既然吐蕃人迟早都要融入中华文明的大家庭,那么早融入自然要比晚融入好。
这种融入靠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很长的时间。若是使用钢刀来强行融入,效果无疑要快得多。
并不是没有先例,最近的例子便是大食。摩柯末出世到现在也才一百八十年,大食人拿着弯刀占据波斯故地也就百余年,如今波斯人却已悉数皈依了胡大,纵然是推翻了倭玛亚王朝却也不改其虔诚。这便是拿着刀强行融合带来的结果,若不是靠着军事占领,而是靠阿訇们慢慢渗透,骄傲的波斯人会理他们才怪。
黑衣大食本质上是波斯文明的复兴,波斯马瓦里们对于胡大的虔诚极为让人头疼,以至于马璘根本就不想去更进一步夺取波斯人的国土,而只想着和黑衣大食以乌浒水划界,恢复高宗朝大唐最盛时期在葱岭以西的疆土。
吐蕃为高原大国,气候酷寒,生存极难,是以人皆短寿,户均不到四人,年二十而父母、祖父母皆在者在中原比比皆是,在吐蕃却被视为吉祥之人。既然这般不好生养,杀了之后再要恢复便极为艰难。等到杀到了一定的程度,便能老老实实的融入汉族的文化圈子之中了。
当然这是长久的打算。对于吐蕃人来说,上天太远,大唐太近,靠近大唐既是他们的幸运,也是他们的不幸,融入中国的命运无可改变。
马璘现在想要做的还不是去杀上几百万吐蕃人,而只是现在这里占据一个据点,然后慢慢图之。
该做的事情,到了时候终究是要做的。
……
李贡布被赶走了,没有马璘的命令,老家伙根本出不了营地。
五千大军在山谷之中已经列队完毕,毕竟是最强壮的安西汉子,之前又在于阗南山适应了一个冬天,三天的时间已经让他们适应这里稀薄的空气了。
这一次到高原之上,所用的马匹全部都是从南山羌人手里缴获而来的,到了这里极为适应,没出什么问题。只是在翻越雪山之时,由于高度太高,只好用刺血减压的法子才让这些牲畜过去,如今很多战马鼻头上针孔还没痊愈,看上去极为古怪。
马璘最珍爱的骆驼自然是无法到这片高原的,好在还有牦牛。一百多架辛辛苦苦运来的八牛弩全部安放在挑选出来的体型最健壮的牦牛之上,一根根巨大的钢制弩箭闪烁着寒光。
唐军的四种制式硬弩,如今安西新军之中只保留了射程最远威力最大的八牛弩,其余三种硬弩都已经舍弃。六百多把造价昂贵的元戎弩,是安西新军最为倚重的武器。单发射击状态下的元戎弩射程已经达到了伏远弩的距离,重量却极轻,射手完全可以随身携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