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定秦曲》


    第(1/3)页

    在世界历史上,据说最早期的驯马历史至今在55oo年前。笔趣Ω阁Ww『W.  biqUwU.Cc

    这也就是说,在大约是公元前35oo年左右,人类就已经驯服马匹为自己的行动带来便利。

    根据后世的考古历史,在中亚地区的哈萨克斯坦距今55oo年左右的柏台遗址中,动物考古学家现大量的马骨、用马骨制造的渔叉和带有象征性刻纹的马骨。通过对该遗址里出土的陶片进行检测,结果现陶片上有马奶脂肪酸的残留物,证明当时的柏台人既吃马肉,又喝马奶。

    另外,在遗址的文化层中还现马粪,这也是马在此地长期生存的证据。所以动物考古学家推测当时的柏台人已经开始驯马,具备了养马的能力。

    马在哈萨克斯坦被驯化成功之后,家马和养马技术开始向其他地区传播和扩散。

    这也就是说明了一点,在夏朝灭亡之后,北上到蒙古草原的夏朝遗民在这个地方学习到驯马的技术,然后逐渐在蒙古草原崛起,最终在头曼单于在位的初期,蒙古草原逐渐被整合起来的匈奴人部落所控制。

    而按照地形位置来说,若是哈萨克斯坦地区的原住民最早掌握驯马技术,那么其一部分人员迁移到蒙古草原北面,然后再这里休养生息或者是继续向其他地方迁移。

    这也就是说,蒙古草原是中华文化地区最早的驯马地区的说法是有着很大的理据支持的。

    而在公元前17oo年的夏朝末期,在黄河上游已经出现驯马的情况:

    1879年,俄国探险家普尔热瓦尔斯基在蒙古国的科布多郡次现了一种野马。

    1881年,这种野马便以这位探险家的名字正式命名为“普氏野马”。

    曾有专家据此推测,中国的家马起源于普氏野马。但是,近年来dna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早期的家马与普氏野马在基因上没有关联,这就为中国家马的起源提出了新的课题。

    动物考古学家的研究结果证实:自1oooo年以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出土动物遗存的遗址有上百处,其中绝大多数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中没有现马骨。

    而在这方面的对马骨的鉴定依据也鲜有描述,更未做过年代测定。因此,其是否就是家马、是否属于那个时期等科学的判断,都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

    于是在中国的家马最早出现于黄河上游地区。在距今37oo年左右的甘肃省永靖县大何庄齐家文化的遗址里现随葬的3块马的下颌骨,在甘肃省永靖县秦魏家齐家文化的墓地里也现了随葬的马骨。

    由于在距今9ooo年前中国就开始在墓葬里随葬狗,后来又展到随葬猪、牛、羊和马,这种习俗延续了几千年。

    经过动物考古学家的研究证实,全部随葬的动物几乎都是家养的。因此,尽管齐家文化的墓葬中随葬的马骨都是几十年前的现,当时仅做了简单的马骨鉴定,并没有进行动物考古学的测量和研究。

    但是,依据齐家文化的墓葬里现的马骨,我们可以推测在中国黄河上游地区距今37oo年左右存在驯化的家马。

    然而在夏朝末年出土的马骨化石不代表夏朝已经掌握了驯马技术,因为当其时的黄河上游根本不是夏朝的控制区。

    同样在这方面有着佐证的是,在后世的考古记载当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距今36oo年至34oo年以前的商代早期的河南省偃师市偃师商城遗址、郑州市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等都现了大量动物遗存,但是却没有现马骨的证据。

    这个地区最早的家马现于距今约33oo年前商代晚期的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在该遗址里现多个车马坑,一般都是一车两马。

    另外,在殷墟遗址的西北冈掘和钻探的马坑有1oo多个,每个坑中马的数量少者一匹,多者37匹。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