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定秦曲》
第(1/3)页
突厥人,作为一支在中华文化的又一个新的巅峰期所存在的北方边患,其在史书当中,尤其是隋唐两个朝代的历史,占据着很大的地位。笔』Ω 趣Ω阁Ww W. biqUwU.Cc
突厥人的起源不详,或者是突厥人来源的说法不少。
在青玉灵书当中,就有着几个记载:
李延寿编撰的《北史》(此书被列入二十四史,与《南史》一起作为李延寿父子的著作)当中有着这样的描述:
突厥者,其先居西海之右,独为部落,盖匈奴之别种也。姓阿史那氏。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足断其臂,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饵之,及长,与狼交合,遂有孕焉。
彼王闻此儿尚在,重遣杀之。使者见在狼侧,并欲杀狼。于时若有神物,投狼于西海之东,落高昌国西北山。山有洞穴,**有平壤茂草,周迥数百里,四面俱山。狼匿其中,遂生十男。十男长,外托妻孕,其后各为一姓,阿史那即其一也,最贤,遂为君长,故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其本也。渐至数百家,经数世,有阿贤设者,率部落出穴中,臣于蠕蠕。
先不说这个跟罗马人先祖有些相近的传说真伪如何,但是在这部分描述当中,突厥人属于胡人。
《周书》当中的描述是:
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其部落大人曰阿谤步,兄弟七十人,其一曰伊质泥师都,狼所生也。阿谤却等性并愚痴,国遂被灭。泥师都既别感异气,能征占风雨。取二妻,云是夏神、冬神之女。
一孕而生四男:其一变为白鸿;其一国于阿辅水、剑水之间,号为契骨;其一国于处折水;其一居跋斯处折施山,即其大儿也。山上仍有阿谤步种类,并多寒露,大儿为出火温养之,咸得全济,遂共奉大二为主,号为突厥。
《周书》当中的这个说法,事实上有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匈奴人以北的势力,根据《史记》以及《汉书》的描述,并没有索国这个势力。
只不过《周书》当中也有另外一个说法:
突厥本是匈奴的一支,后被邻国所灭,当时有一个1o岁的小男孩,士兵见他年小,没忍心杀死他,便将他砍去双脚扔到荒草中。后来,小孩被一只母狼救去,长大以后与狼结合,
邻国国王听说这小孩已长大,怕有后患,便派人将他杀了,杀他的人,见他身旁有一条狼,也想一起杀掉,狼逃跑了,逃到高昌北边的山洞里。在那个山洞里,狼生下1o个小男孩,他们逐渐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繁衍后代。其中一支,生活在阿尔泰山一带,阿尔泰山形似作战时的头盔,当地人称其为突厥,所以他们就以突厥为族号了。
这个说法比起“索国”一说更有说服力,很有可能,匈奴人曾经与突厥人有过交流甚至是曾经奴役过突厥人,但是这个想法更多是一种推测。
而突厥人最早出现在史书的时间,不详,但是突厥汗国的建立,似乎早于《周书》编撰的时间:
阿史那土门,阿史那氏,名土门,是北方游牧民族突厥部落的领。关于突厥的起源,历史上说法众多,一说是匈奴别种;一说是出自匈奴北部的索国;一说是出自平凉杂胡。
突厥最初居住在金山的南部,臣服于当时北方强族柔然,其族人担任为柔然打铁的匠工。金山的形状似头盔,其风俗称头盔为“突厥”,于是便以此为称号。
土门继任领之后,突厥部落逐渐强盛,开始到边塞买卖缯帛丝棉,愿意和中原王朝交往。
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年),西魏权臣、丞相宇文泰派遣酒泉胡人安诺槃陁出使突厥。突厥人皆庆贺说:“如今大国的使者来到,我国将要兴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