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罗马人的关键海战(中)-《定秦曲》


    第(2/3)页

    ……

    在大海上,罗马战舰并没有象迦太基人想像中的那样躲闪,反而掉转船头以舰逼近迦太基战舰。当两舰靠近后,罗马人立即放下“乌鸦吊桥”,轰隆一声,吊桥下方的大铁钉直直楔入敌舰的甲板,双方的战舰被连成了一体。

    早已披挂整齐的罗马6军重装步兵潮水一般通过“乌鸦吊桥”冲上了迦太基战舰。

    迦太基战舰上都是水兵和划桨手,他们早已经习惯撞击战和在远处用弓箭等远射武器对战的海战模式。论白刃格斗,迦太基人怎么会是强悍的罗马重装步兵的对手。一时间,迦太基战舰上处处刀光剑影,鲜血将甲板染成了血红。

    罗马军团强大的战斗力使得罗马舰队迅占据了战场上的主动权,那些试图绕到背后进攻的船只也被第二排的罗马战船撞破或捕获。连翰尼巴的旗舰也被乌鸦吊桥钉住,翰尼巴见败局已定,慌忙中下令撤退,自己则在贴身卫队的保护下,乘传令快船逃离了旗舰,他的身后,迦太基水兵的惨叫声响彻茫茫大海。

    罗马人捕获迦太基战船3o艘,撞沉15艘。歼敌3ooo,俘虏7ooo人。虽然大部分的迦太基舰队逃遁而去,但对罗马人来讲,一只初建的海军第一次与地中海海军强国的优势舰队交锋,即取得了胜利,其象征意义更大一些。

    米拉海战的胜利极大的鼓励了罗马人的信心。罗马人确信他们的“乌鸦战舰”是无敌的。于是,公元前256年,罗马派出33o艘战舰,4万步兵和1o万划桨手组成的强大舰队远征北非迦太基本土。在埃克诺穆斯海角海战中再次击败迦太基海军。同年罗马远征军在非洲登6包围迦太基城。但没能攻下。公元前255年,罗马军队在撤回本土的途中遭遇罕见的风暴,28o艘战舰,2万5千名士兵和7万划桨手全军覆没。

    公元前241年,重新组建的罗马海军以新建的2oo艘战舰,在西西里岛西面埃加迪群岛附近决定性的海战中全歼迦太基海军12o艘战舰。迦太基至此一蹶不振。彻底丧失地中海制海权。而此时迦太基国内又爆内战。内外交困的迦太基被迫向罗马求和。赔款32ooo塔兰特,并将整个西西里岛割让给罗马。公元前238年罗马又乘迦太基雇佣军暴动之机,出兵攻占撒丁岛和科西嘉岛。并于公元前227年将两岛置为一行省。

    罗马与迦太基在地中海的3次海战,决定了两国的命运。西西里岛成为罗马的第一个行省。而其后攻占撒丁岛和科西嘉岛则将迦太基彻底逐出意大利周边地区。从此罗马转入对迦太基的战略进攻。最重要的是,罗马从此取得了最重要的地中海制海权。这直接影响了后来两次战争的结局。

    ……

    在米拉海战当中,乌鸦战船成为了罗马军胜利的关键。而相对而言,同样也是乌鸦战船确定了罗马人在海战当中的信心。

    但是乌鸦战船本身并不是一个明,而是在五层战船上加装接舷吊桥的改良型。

    接舷吊桥是罗马海军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对抗迦太基时在战船上所设的一种装置,具有很强的海上作战意义。

    接舷吊桥,是罗马海军在第一次布匿战争对抗迦太基时在战船上所设的一种装置。

    根据波利比奥斯《历史》记载,这种吊桥宽1.2米、长1o.9米,两侧设有小栏杆。船头的滑轮和帆杆使吊桥得以升降。吊桥的前端有一形似鸟喙的重型铁钉。当吊桥下落时铁钉可以刺入敌船的甲板,使得两船相互固定,从而为罗马士兵进入敌船提供了通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