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火绳枪的存在感(上)-《定秦曲》
第(2/3)页
16世纪西班牙的穆什克特火绳枪代表了当时欧洲火绳枪的先进水平。该枪口径23mm、质量1o~11kg,全弹质量5og,最大射程25om,有效射程1oom,采用机械式瞄准具,每分钟可射2。虽然枪很笨重,大多时候只能用叉形座来支撑射,但射出的铅制弹丸威力极大,能在1oom内击穿骑士所穿的重型胸甲(当时大多数武器在8om以外几乎不能造成任何伤害)。西班牙人就是用这种武器征服了庞大而落后的印加帝国。
而在西方,帕维亚战役算是火绳枪“名扬天下”的战争:
在年轻的弗朗索瓦一世国王的领导下,法军再次入侵意大利。法兰西斯一世外表华丽、端庄,是一位诙谐幽默、和蔼可亲的文学和艺术卫士,但却欠沉稳,缺乏智慧和持久恒心,热衷于打猎和打网球,对朝政并无太大兴趣。
在1525年冬天,法兰西人又一次围攻帕维亚城,西班牙人则再一次前来企图解救被围之城。法兰西人不仅已经构筑了围城工事,还在西班牙人接近路的一侧掘壕防守。西班牙人则在法兰西人堑壕4o码以外处也挖了堑壕。因此,两军以堑壕相对。法军中部分雇佣兵的离去削弱了法军的实力,而西班牙军队也财力耗尽,决定起攻击。西班牙人穿过了对方未部署警戒的防护墙,大部人马在拂晓前行军,绕过法军堑壕的远端。在黎明时分,西班牙人部队由原来的行军队形变为一种战斗纵队,与法军部队成直角对着法军部队。西班牙人的这次行军,使人联想起当年的贡萨洛?德?科尔多瓦率军渡过加里利亚诺河时的行军场景。至此,西班牙部队停下来组织防御,因为,他们知道,法军肯定会向他们起攻击,以阻止西班牙人通过此地,切断法军与米兰基地的交通运输线。法军则担心,西班牙人会突然攻击自己尚未形成战斗队形的分散部队。于是,法兰西斯国王明智地以重骑兵立即起攻击,以掩护其他部队的集结和形成战斗队形。这一决定带来了法军多个部队的连续攻击会战。
西班牙人将火绳枪兵部署在队形的两翼,重骑兵和德意志雇佣长矛兵在中间。法兰西斯一世自己率领一支法军重骑兵,成功地冲击了西班牙重骑兵,但在冲击西班牙纵深两个重步兵集团时,由密集的长矛兵组成的防护墙挡住了法军重骑兵的冲击。法军中的瑞士长矛兵紧接着又实施了一次冲击,指向火绳枪兵队形的翼侧。瑞士长矛兵并未越过西班牙轻步兵阵形,而是在火绳枪兵连绵火力面前停了下来。西班牙轻步兵在少量长矛兵的协助下,击败了瑞士长矛兵的攻击。在比克卡会战中,火器兵和胸墙挥了较大的作用,致使瑞士兵的攻击无力。一位当时的历史学家写道,自比克卡会战后,“瑞士长矛兵一方面因为数量上的减少,但是更主要的是不再大胆鲁莽了。他们回到了瑞士山区。可以肯定,瑞士兵在比科卡战役中的伤亡,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在以后几年里的作战。他们再也没有了以往的那种气势了。”
法军的最后一次行动是由他们的德意志雇佣步兵攻击西班牙军队中的德意志雇佣步兵。正当这两支雇佣兵集团冲撞在一起时,西班牙的轻步兵开始向法军长矛兵射击。同时,第二个德意志雇佣步兵方阵从翼侧攻击法军部队。西班牙重步兵击败了法军中的德意志雇佣步兵部队后,接下来又驱散了法军其余步兵在当天起的最后一次冲击。西班牙军队包围了勇敢的法兰西国王和他的一群骑兵,最后打败了法军,俘虏了法兰西国王。
此次会战,使火绳枪兵的声望大增。但是,这并不是因为他们顶住了瑞士兵的冲击。如果瑞士兵能有他们往日那样的行动坚决性,或者,在火绳枪兵两侧的德意志雇佣步兵长矛手们战斗中能体现出坚定决心的话,重步兵还是可以冲散轻步兵阵形的。然而,西班牙的火绳枪兵运用轻步兵传统的小分队战术,利用树丛或树林作掩护,躲避法军骑兵,以度虽然不快,却保持连绵不断的火力打击法军骑兵和重步兵。
后世认为火绳枪在这一战当中,成为了最大的功臣之一。而这一战似乎也奠基起火绳枪逐步成为当其时的步兵作战武器主流的基础。
……
而在东方,同为16世纪,火枪传入日本,火枪在日本称为“铁炮”日本在欧洲火枪的基础上研了“国友筒”与“三连筒”“堺筒”、“萨摩筒”等等。比较有效的火枪,由织田信长与德川家康对武田胜赖的战役中得到充分运用,使得日本真正认识了“铁炮”的威力,并且开始大批量生产“铁炮”。由于日本资源缺乏,所以丰臣秀吉下令,大规模开展和周围国家的贸易。资源问题也是丰臣秀吉侵朝的一个原因。
16世纪的日本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各地军阀对航海商业的展采取支持态度,加之当时的欧洲探险家和商人想要在东方谋得最大利益,所以当时的日本就成了航海商业的达国家,这也为外国火器传入日本提供了机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