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〇集 赵揽只言退赵兵 桓温孤军定巴蜀 2-《两晋风云》


    第(1/3)页

    却说成汉国主李寿,即位之初还能遵循李雄旧制,俭约宽惠,颇得蜀民之心。后因王嘏等人出使后赵,从邺城回来,盛赞邺城富庶,宫殿壮丽,并说石虎靠刑罚杀戮驾驭臣下,所以能控制境内。李寿听了很是羡慕,便将邻近州郡的百姓中,凡每家超出三个以上的壮年男丁,都迁徙来充实成都,大修宫室,制造器玩。臣下稍有过失,则杀之以立威仪。百姓疲于赋役,怨声载道。

    成汉汉兴六年(公元343年)七月,李寿病死,遂由太子李势即位,改元太和。李势骄淫无度,常常深居后宫,不理国事,又疏忌旧臣,信任左右,馋谄并进,马当、解思明等大臣都因进谏被杀。解思明叹道:“国家之所以不亡,是因有我们几个人在,现在危矣。”含笑赴死。太保李弈不能自安,遂于晋寿起兵,从者数万,进攻成都,李弈单身匹马冲击城门,被守城军士乱箭射死,其众溃散。从此,蜀中大乱,“獠”民便由深山走出,从巴西到犍为、梓潼一带,十余万人,布满山谷,大为国患。加上荒年饥馑,蜀境之内,一片萧条。

    桓温派出的细作陆续回来,将蜀中情形一一报告。桓温大喜,即召将佐,会议伐蜀。

    将佐多说道:“蜀地险远,山川重重,地多险要。从前公孙述占据蜀地,北连秦陇,东逼荆州,号为盛强。孔明依靠巴蜀,北出秦川,魏人骚动。李雄窃据成都,也能北收汉中,东取夔峡,南并宁州。因此,成都之险,强则足以伐人,弱则足以自固,不可轻行征伐。”

    袁乔独持异议,驳道:“成都之险,不在近郊,而在四境之外。因此,剑门一旦失守,则夕树降旗;阴平若被逾越,则朝缨白组;瞿唐不能紧闭,则楼船飙集;清溪若无阻碍,则蛮弩星驰。如今作为天下祸患的,只有胡、蜀二寇而已,蜀国虽然地势险固,但国力较羯胡为弱,若要除之,宜先其易者。李势无道,臣民不附,且自恃天险偏远,不修战备。若以精兵万人轻装急进,待其察觉,我们已出其险要,一战可擒。——取乱侮亡,正当其时!且蜀地富饶,户口繁庶。战国司马错请秦惠王伐蜀时曾言:‘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诸葛武侯也说:‘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以之抗衡中原。秦国自从得蜀,凭其地势攻楚,楚国因此而亡。汉高祖借巴蜀之力,与项羽争战于荥阳、成皋之间,最终得到天下。所以,规取天下之要,常在巴蜀。若得而有之,国家之大利也。今若不取,恐石虎一旦先入,据形胜之地以临东南,则我朝危矣!”

    诸将忧道:“羯赵窥伺于北,我大军一旦西征,羯赵若乘虚来袭,如之奈何?”

    袁乔答道:“这种担忧其实似是而非,羯胡即使得知我们万里远征,也会以为我们国内设有严备,而不敢轻举妄动;纵然有所侵扰,我们沿长江布防的诸军也足以拒守了。”又向桓温劝道:“成就大事,本非常人可及,智者了于胸中,不必等到大家一致赞成才行动。”

    桓温大喜道:“袁乔之言是也,我不趁此西征,更待何时?我志已决,灭蜀在此一举!”即将军府西迁至江陵,上表朝廷,请兵西征。

    朝廷因蜀道险远,担忧桓温孤军深入,难有胜算,唯独丹阳尹刘惔以为必胜。人问其故,刘惔答道:“桓温好赌,如无必胜把握,桓温怎肯下注?但只怕灭蜀之后,桓温便有专制朝廷之忧了。”晋廷大惊,又犯犹豫。

    东晋永和二年(公元346年)十一月辛未,桓温迟迟不见朝廷答诏,断然出军,使长史范汪留守江陵,以袁乔为前锋,率二千水军先行西进,自与周抚、司马无忌等将,率步骑七千,取自三峡故道,随后进兵。

    但见三峡两岸,重峦叠嶂,奇峰似剑,绝壁千仞,飞鸟难栖;沿途山深路窄,阴森峻险,怪石嶙峋,断桥飞空。军行之难,不能言语,每日行军不过十余里。待过了秭归,前进到巴东,已是成汉地面。桓温恐有蜀兵埋伏,传令哨探而进。所幸沿途诸戍,并无蜀兵把守。而山路陡绝,更甚于前:时而攀爬于绝壁江涛之上,时而穿行于丛林云雾之间。——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桓温一路嗟叹不已,与诸将道:“李势若沿路伏下一军,我军皆休矣!”诸将都贺道:“此乃天意欲成将军之大功也。”谈笑间,大军已过了巫山。将到夔门,忽见前面临山傍江之处,一阵杀气冲天而起。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