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燕王凯旋回到大棘城,有望气之人来报,说在柳城之北、龙山之西有紫气降临,常有祥龙现于龙山。燕王大喜,以为福地,遂以阳裕为唐国内史,就于彼处筑造新城,立宗庙,建宫室,取名“龙城”。又因称王未得晋朝册命,遂遣长史刘翔去江东献捷论功,求封燕王。 东晋咸康七年(公元341年)二月,刘翔由海道到达建康。此时,东晋中兴大臣王导、陶侃、郗鉴、庾亮等都先后去世,晋成帝遂命庾亮之弟——中书监庾冰执掌朝政。刘翔到了建康,上殿面君。 晋成帝问道:“慕容镇军一向安份否?” 刘翔答道:“臣受遣之日,慕容镇军身穿朝服,向南而拜,十分恭谨。” 晋成帝道:“慕容镇军既知为臣之道,为何不待诏命,而敢擅自称王?” 刘翔答道:“慕容镇军自称燕王,是为镇抚华、夷各族,乃权宜之计,故能以寡击众,屡破石虎。圣上如能以大将军、燕王章玺实授之。慕容镇军感戴圣恩,必能竭尽全力,效命前驱,殄灭羯胡,兴复中原。” 东晋群臣议道:“按旧制,大将军不处边垂之地。自汉、魏以来,不封异姓为王。且立功者患信义不著,不患名位不高。齐桓、晋文都有匡扶天下之功,也没事先邀君求宠。而今,羯胡仍在中原横行,流毒百姓,慕容镇军若能修缮甲胄,扫灭群凶,功成之后,九锡自至。就目前而言,所求皆不可许。” 刘翔驳道:“自从刘渊、石勒作乱,长江以北战乱不断,胡羯横行,从未听说华夏公卿的后裔中有一人能攘臂挥戈、摧破凶逆之徒。唯独慕容镇军父子竭尽心力,心怀本朝,以寡击众,屡破强寇,使得石虎畏惧,将边陲之民全都迁往内地,散居三魏,国土因而缩小千里,以至蓟城成其北境。功绩如此显赫,朝廷却为何吝惜渤海以北之地,而不赐给他作为封邑呢?当初,汉高祖不吝惜王位,重授韩信、彭越,故能成就帝业;项羽把官印藏到棱角都磨损了也不舍得授人,终致灭亡。臣之内心,不单只是尊奉所奉事的人,也为朝廷疏远忠义之国、使四海之人无从劝慕而深感惋惜!” 庾冰道:“慕容镇军非我族类,本自夷狄,你却说他忠义,有何凭据?” 刘翔道:“石虎包括十州,带甲百万,志吞江、汉,索头、宇文诸国无不臣服,唯独慕容镇军拥戴天子,精贯白日,屡摧贼锋,威振北国。石虎屡遣重使,甘言厚币,要授慕容镇军为曜威大将军、辽西王,但都被慕容镇军断然拒绝,怎能说他不忠义呢?从前,公孙渊于东吴并无尺寸之功,孙权还封他为燕王,加九锡殊礼;而今,慕容镇军如此忠义功烈,而朝廷却矜惜虚名,沮抑忠顺,岂是社稷长久之计?诚恐天下移心解体,不再向南称臣,后虽悔之,也恐无及矣!” 庾冰哑然失对。忽听一人抗声道:“石虎、慕容,皆属夷狄,异族相攻,于国有利;唯器与名,不可轻许。即便慕容皝能剪除石虎,也是又得一石虎,对于朝廷,又有什么可仰仗的呢?” 刘翔视之,说话之人乃尚书诸葛恢,不由冷笑道:“寡妇犹知怜悯宗周之陨。现在晋室危殆,你位侔元、恺,难道就无忧国之心吗?往昔若靡、鬲之功不立,少康何以中兴夏朝?桓、文之战不捷,则周人都将披发左衽,沦为异族了。慕容镇军枕戈待旦,志殄凶逆,而你却以邪惑之言忌间忠臣。四海之所以未一,实在是朝中有你这样的人!” 诸葛恢满面羞愧,默然无语而退。 刘翔又道:“天下动荡,转眼已过三纪,宗庙社稷化为废墟,万民生灵涂炭,这正是庙堂焦虑、忠臣毕命之时。而我来到京都这些日子,常见诸君宴安江沱,肆情纵欲,以奢靡为荣,以傲诞为贤,忠直之言不闻,征伐之功不立,难道诸君便是这样尊主济民的吗?” 朝中大臣闻言,无不惭愧,不敢再向刘翔发难。晋成帝遂准刘翔之请,封慕容皝为使持节、大将军、幽州牧、大单于、燕王,备物、典策,皆从殊礼。赐给军资器械数千万。诏遣大鸿胪郭烯持节去大棘城册封燕王,与刘翔等偕同北上。江左公卿都来江上饯行。 刘翔临行,赠语道:“昔少康以一旅而灭有穷,勾践凭会稽一城而报强吴;滋蔓的野草且应尽早除去,何况是对仇寇呢?现在石虎、李寿,都想互相吞并,王师纵不能平定北方,也当力取巴蜀。一旦石虎抢先行事,兼并李寿并据其地,依仗地形之利兵临东南,虽有孔明在世,怕也不能善其后了!”江左公卿唯唯称是。 七月,郭烯、刘翔到达大棘城,慕容皝即沐浴熏香,拜受燕王之封。郭烯留居大棘城十余日,返回江南。一日,阳裕来报燕王,说龙城宗庙、宫室都已建成。燕王大喜,次年(公元342年)十月,迁都龙城,大宴百官。正欢宴间,人报龙山之上有龙出现。燕王惊异,即率群臣来看,果见龙山之上,祥云朵朵,有黑、白二龙,鳞光闪耀,正飞升腾跃于天际,状极欢悦。燕国君臣大喜,以为龙兴之兆,祠以太牢,伏地祝拜。须臾,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燕王大悦还宫,赦其境内,遂将新宫取名“和龙宫”,又命在龙山之上建造“龙翔佛寺”,以庆祥瑞。 又一日,燕王与僚佐共议,谋伐宇文部,忽然想起庶长兄慕容翰来,不由得流泪,与僚佐道:“当年,若非大兄阻挡段兰,国已亡矣,何来今日之荣?大兄出走多年,不知境遇如何?” 僚佐皆道:“建威将军当年并未反叛,只因猜忌才出逃,虽居国外,但常常为故国打算。大王既然思念,何不将他迎回?建威将军文武双全,勇略无敌,若是肯回,必能助大王一臂之力。” 燕王道:“孤意也正在此。只怕大兄犹怀嫌隙,如之奈何?” 刘翔道:“人非草木,谁能忘本?大王既有诚心,臣料建威将军必愿回国。只是身在敌国,恐有不便,须先派出一人潜入宇文部,预作绸缪。” 燕王依言,即遣舍人王车,化作货郎去往宇文部都城——紫蒙川(在今辽宁省朝阳县西北),以探大兄归志。 不知慕容翰愿归国否,请看下集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