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却说东晋大将军王敦,字处仲,乃王导堂兄,少有奇人之目,而心怀刚忍,当年在洛阳时,曾与王导同赴王恺之宴,一女伎因吹错笛音,立被王恺杀害,满座无不失色,唯独王敦视若不见,镇定如常。又一次,与王导赴石崇之宴,石崇令美人向宾客行酒,客若不饮,则杀美人。王导向来不善饮,但怕石崇杀人,每当美人来行酒都勉强饮下,王敦一向能饮,却不肯饮,王导一旁劝道:“贤兄当饮,免得美人遭罪。”王敦漠然道:“石季伦自要杀人,与我何干?”石崇因此连杀三美人。王导因而叹道:“处仲心怀刚忍,若当世,非令终也。”东海王执政时,任王敦为扬州刺史,都督征讨诸军事,与王导共佐司马睿,先后平定江州刺史华轶之叛、荆湘流民杜弢、杜曾之乱,为中兴江东,建立东晋立下汗马功劳。司马睿也推心置腹,以王导为扬州刺史、中书监、骠骑大将军、录尚书事,内执朝政;王敦为大将军、江州牧,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镇守武昌,外掌兵权;二人皆开府仪同三司。王氏子弟布列朝堂,各居显要,时人遂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谚。 王敦自恃功大,且因宗族强盛,渐渐骄纵起来,每当聚会,常在酒中吟唱曹操乐府诗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吟唱,一边以如意击打唾壶,以致壶边多缺。有好事者便将王敦情形报告晋元帝。晋元帝大惊,疑王敦有异志,遂引尚书令刁协、侍中刘隗、尚书仆射戴渊等为心腹,暗中削弱王氏势力:以王导为司空,名为升职,实际夺他实权,从此疏远。王导虽遭排挤,倒也淡泊自如,一任自然,安其本分。王敦得知,大为不满,当即上表晋元帝,为王导大鸣不平,言辞颇怨。 晋元帝见表,心甚不安,连夜召谯王司马承入宫,将王敦之表示之道:“王敦以顷年之功,位任足矣;而所求不已,言至于此,如之奈何?” 司马承道:“王敦拥兵自重,必有异图。陛下不早裁之,以至今日,若再姑息养奸,必为大患!” 晋元帝怒道:“王敦不制,朕必不能安枕!王敦叛逆之迹已明,朕之为惠帝不远矣,湘州据长江上流之势,控三州之会,乃南楚险固,用武之国,朕想请叔父前往镇守,如何?” 司马承道:“君有诏命,臣必尽力而为,怎敢推辞?但湘州经流民杜弢之乱后,百业凋零,民穷财尽,如能到任,必须要经三年的经营整顿,方可从戎;否则,时日促迫,教养两难,纵是粉身碎骨,也无补于大局。” 晋元帝大悦,即下诏命,以司马承为湘州刺史。司马承受命,即刻赴任。途径武昌,王敦遣使来请,邀司马承上岸一会。左右都劝道:“王敦必不怀好意,去恐不得出,当速下湘州。” 司马承道:“我奉帝诏赴任湘州,王敦纵有逆谋,未曾表露,尚不敢对我如何,我若就此而去,人必以为我怯懦,反要被人耻笑了呢。”即令撤去戎备,坦然上岸,与王敦相见。 王敦设宴接待,席间讥道:“湘州久叛地面,治之甚难。殿下向为雅素佳士,恐非将帅之才。” 司马承笑答道:“公有所不知,铅刀虽钝,岂无一割之用?”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