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慕容廆道:“裴君说的规模太大,恐非我所能及也。裴君本是中朝名德,不嫌我浅陋,给我教诲,是天以君赐我而佑其国也。”遂受诏命。以裴嶷为长史,委以军国之任,以慕容翰为前锋、鹰扬将军,兼弱攻昧,连破素喜连、木丸津诸部,尽并其众,声势大振。 东夷校尉崔毖颇为忌惮,怕慕容廆日益兴起,坐大难制,密教高句丽、段氏、宇文氏三国,各率强兵,共灭慕容廆。相约:待灭慕容之后,共分其地。三国贪利,应约起兵,分从东、西、北三路,一齐杀奔棘城。分立三营:高句丽屯兵城东,段氏屯兵城西,宇文氏屯兵城北。 棘城诸将皆请出战。慕容廆道:“三国为崔毖所诱,想趁机谋利。且其联军刚刚集结,锋头正锐,不可出战,正当静以待之,固守城池,挫其锐气。联军不过乌合之众,既无最高统帅,号令也不统一,时日一久,必然互相猜疑:一则疑我与崔毖共同设套,将他们集中起来一齐消灭;二则三国之间也会互相猜忌,唯恐自己力量遭到削弱。等到他们军心离散,然后出击,必能击破之。”传令坚守,不许出战。三国之兵一连攻了十数日,都被击退。人困马乏,各自退后休整。 慕容廆见机,即使人密出南城,次日,都化装成崔毖的使者,经高句丽营,由南门绕到棘城西门,大叫开门。城上人故意问道:“城下何人?” 城下人答道:“我们是崔校尉派来的使者,有要紧事与慕容公相商,快开城门!” 城内早已准备妥当,大开城门,放起礼炮,排了仪仗,慕容廆亲自出城,将“崔毖使者”迎入城内。——这一幕,被高句丽、段氏两国主帅看到,皆疑道:“崔毖既然教我们三国出兵,共灭慕容,如今却又与慕容廆暗通使者,莫非有谋?”正疑之间,两国细作忽又来报,说崔毖使者出北城,径入宇文部营中,送入牛肉、美酒犒军。两国主帅立时惊道:“是了,是了,这必是崔毖与宇文、慕容有韩魏之谋,想借机覆灭我国!”连夜退兵,各自回国去了。 次日,宇文部酋悉独官得知两国退兵,还莫名其妙。部将请道:“既二国之兵已退,兵势已离,我们是否也退?” 悉独官怒道:“二国之兵虽退,我也足取棘城!”传令其众,二十余万,逼近棘城下寨,连营四十余里,声势大盛。棘城守军颇有惧色。当时,慕容翰正驻守徒河(今辽宁省锦州市),慕容廆恐守城不住,遂命慕容翰率部回棘城,共御悉独官。 慕容翰遣使回报:“悉独官倾国来犯,敌众我寡,易于智取,难以力敌。棘城现有守军已足以抵御敌寇,我最好还是留在城外,作为奇兵,一旦抓住机会,便立即出击,内外呼应,同时奋击,使之震骇不知所备,破之必矣。今若并兵为一处,悉独官便可心无旁骛,专心攻城了,此非上策。” 慕容廆迟疑不决。辽东韩寿说道:“悉独官仗势欺人,将士骄怠,军不坚密,如趁他们不备,前后夹击,此必破之策也。”慕容廆遂许慕容翰仍留徒河。 悉独官也因慕容翰驻兵于徒河,很是忌惮,道:“慕容翰素以骁果闻名,今不入城,或能为患,当先取之,城不足忧。”于是先派数千骑兵去袭慕容翰。慕容翰早已料着,先在必经大道上掘下陷坑,布下埋伏。时值十二月,天降大雪,陷阱经雪一盖,一望平坦,并无一丝痕迹。布置已毕,宇文部骑兵急驰而至,待到陷坑处时,忽觉山摇地动,人马颠倒,前面的骑兵都掉落陷坑之中。后面的骑兵收马不住,也都陷落,自相践踏,死伤无数。慕容翰随率两山伏兵奋力杀出,弓弩齐射,尽覆其军。慕容翰乘胜急进,一面派人从小路驰报慕容廆,请即出城大战,夹击悉独官。 慕容廆大喜,即命世子慕容皝、长史裴嶷率精锐为前锋,自率大军随后,杀出城来。悉独官尚在等候徒河消息,不料慕容廆竟敢主动出击,大吃一惊,悉众出战。两军前锋刚刚接战,慕容翰率数千骑兵已从侧翼突入宇文部大营,纵火焚烧。宇文部众惊慌失措,四散逃走。慕容廆追奔百余里,俘斩十数万,并在宇文部大营中搜到皇帝玉玺三纽。悉独官只身逃脱。 崔毖得知,大为恐惧,遂使其侄崔焘去棘城,假装祝贺。正巧高句丽、段氏、宇文三国使者都在,请求和解,一致说道:“这次出兵,原非我国本意,实是受了崔校尉的指使。”慕容廆遂使崔焘与三国使者对质,将刀架到他的脖上。崔焘大惧,只得承认事实。慕容廆喝道:“你即归告你叔,降为上策,走者下策!”带兵随行于后,临逼襄平(在今辽宁省辽阳市北)。崔毖肝胆俱裂,慌忙弃了家小,只带数十骑逃奔高句丽去了。所有部众,皆降慕容廆。 慕容廆遂命慕容翰守辽东。自率大军返回棘城,就以裴嶷为使,去江东奉表献捷。 不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