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刘宣等一齐拜道:“大单于英武过人,明见万里,原非我等庸众所能及也!今上天假手于我,不可违也。违天不祥,逆众不济;天与不取,反受其咎。愿大单于勿疑,当趁势称帝,以慰众望!” 刘渊大喜道:“昔汉有天下长久,恩结于民。因此昭烈帝(刘备)虽然崎岖于一州之地,而能抗衡天下。我本汉氏之甥,相约为兄弟。兄亡弟绍,不亦可乎?但四方尚未平定,且依汉高祖故事,暂称汉王,追尊后主,以怀人望。” 于是,迁都左国城,建国号为“汉”,筑坛南郊,祭告天地,即了汉王位。刘渊下诏谕道: 昔我太祖高皇帝以神武应期,廓开大业。太宗孝文皇帝重以明德,升平汉道。世宗孝武皇帝拓土攘夷,地过唐日。中宗孝宣皇帝搜扬俊义,多士盈朝。是我祖宗道迈三皇,功高五帝,故卜年倍于夏商,卜世过于姬氏。而元成多僻,哀平短祚,贼臣王莽,滔天篡逆。我世祖光武皇帝诞资圣武,恢复鸿基,祀汉配天,不失旧物,俾三光晦而复明,神器幽而复显。显宗孝明皇帝、肃宗孝章皇帝累叶重辉,炎光再阐。自和安以后,皇纲渐颓,天步艰难,国统濒绝。黄巾海沸于九州,群阉毒流于四海,董卓因之肆其猖獗,曹操父子凶逆相寻,故孝愍委弃万国,昭烈播越岷蜀,冀否终有泰,旋轸旧京。何图天未悔祸,后帝窘辱。自社稷沦丧,宗庙之不血食四十年于兹矣。今天诱其衷,悔祸皇汉,使司马氏父子兄弟迭相残灭。黎庶涂炭,靡所控告。孤今猥为群公所推,绍修三祖之业,顾兹尪暗,战惶靡厝。但以大耻未雪,社稷无主,衔胆栖冰,勉从群议。 时正西晋建武元年(公元304年)十月,于是大赦,改年号为汉元熙元年。追尊安乐公刘禅为孝怀皇帝,一切开国制度皆依两汉故事。又为汉三祖五宗制作神主牌位,建庙祭祀。哪三祖?汉高祖刘邦、汉世祖刘秀、汉昭烈皇帝刘备是也。哪五宗?汉太宗刘恒、汉世宗刘彻、汉中宗刘询、汉显宗刘庄、汉肃宗刘坦是也。 立其妻呼延氏为汉王后,长子刘和为汉世子。署置百官,以刘宣为大司马、丞相,上党崔游、王后之父呼延翼为御史大夫,刘宏为太尉,范隆为大鸿胪,朱纪为太常,上党崔懿之、匈奴后部人陈`元达为黄门郎。又以刘聪为鹿蠡王,刘曜为建武将军。 刘聪,字玄明,乃刘渊第四子,其母张氏梦日入怀,怀孕十五月而后生之,形体非常,左耳有一白色毫毛,长二尺余,闪闪有光,刘渊因此取其名为聪。刘聪长大后,骁勇绝人,能开三百斤大弓。 刘曜,字有明,乃刘渊之族子,因年幼丧父,故为刘渊收为养子。刘曜自幼聪慧,有胆量奇度,八岁时曾随刘渊去西山打猎,因遇暴雨,避于树下,忽然一道雷电闪过,劈倒那树,树下之人莫不惊倒,唯独刘曜神色自若。刘渊自此奇之,赞道:“此吾家之千里驹也!”及其长大,身高九尺三寸,仪观魁伟,天生两道白眉,目有赤光,垂手过膝,须髯不过百余根,长皆五尺。为人磊落高亮,雄武过人,铁厚一寸,可射而洞之,号为神射。 ——匈奴、鲜卑、羯、氐、羌五胡,原本居于塞外,汉朝以来,不断内迁,逐渐盘踞华北,势力不断壮大,到了西晋惠帝时,“八王之乱”爆发,晋室分裂,国力空虚,民生凋敝,五胡于是趁机起兵,反抗晋朝,你方唱罢我登场,在此后的百余年里,先后建立起汉(前赵)、成汉、前凉、后赵、冉魏、前燕、前秦、吐谷浑、后燕、后秦、西秦、北魏、后凉、南凉、北凉、西凉、西燕、北燕、南燕、夏等多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胡、汉政权,通称“十六国”,演绎出了我中华史上最为悲苍、纷乱而又铁血、壮烈的一页,史称“五胡乱华”。 就在刘渊建“汉”独立之际,远在西南的益州,又有一国独立,国号“大成”,一南一北,遥相呼应,与晋分庭抗礼。 不知这“大成”国是怎么个来历,请看下集分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