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集 除奸逆惠帝复位 拒忠谏齐王败亡-《两晋风云》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却说孙会被成都王击溃,逃回洛阳,孙秀大惊,急聚党羽在中书省议策。有人道:“今城中之众尚有数万,当背城一战!”也有人道:“都中将吏,汹汹思变,当焚去宫室,诛锄异党,挟皇上与太上皇南奔孙旂、孟观,再图后举。”又有人道:“不如乘船东下,去往东海。”议尚未决,忽听得外面鼓噪,侍卫来报:“左卫将军王舆已反,率营兵七百人从南掖门入宫,三部司马为其内应,正奔省中而来!”

    孙秀大骇,急令闭住省门。王舆率兵赶到,纵兵登墙,投入火具。霎时间,省内四处皆着,烟焰大张。孙秀与士猗、许超冒烟突火,从小门逃出,却正遇王舆麾下偏将赵泉赶到,喝道:“国贼,拿命来!”士猗、许超拔剑来斗,即被赵泉大刀劈死。孙秀欲逃,脚却挪不动,被禁兵一涌而上,剁成肉泥。禁兵入内,又将孙会、骆休、伏胤等一干人尽数擒获。王舆皆令斩首,屯兵云龙门,召集“八座”入太极殿,逼司马伦退位,并作诏道:

    吾为孙秀所误,激怒诸王,今已诛秀,其迎太上皇复位,吾归老农亩。

    又遣使持驺虞幡出宫,命各路将领停止战斗。宫禁侍从随即押解司马伦出宫,连同太子司马荂,退归汶阳里府第。时值建始元年四月初七。司马伦从正月初九篡位,到此退位,前后不足三月。

    王舆遂与百官备了金舆玉辇,齐去金墉城,迎接晋惠帝复位。

    晋惠帝从端门入宫,登上太极殿,群臣顿首谢罪。晋惠帝一眼瞅见司马威,顿生愤恨,指着骂道:“阿皮可恨,夺朕玉玺,咬朕手指,不可不杀!”

    甲士闻声上前,拖了司马威出殿,立时杖毙。晋惠帝下诏,将司马伦、司马荂废为庶人,囚于金墉城。四月初九,大赦天下,改年号为永宁,大酺五日,分遣使者慰劳齐、成都、河间三王。梁王司马肜奏道:“赵庶人父子凶逆无道,当诛之以谢天下。”百官无不附和,都说赵庶人父子当诛。晋惠帝准奏,四月十三,命尚书袁敞持节去金墉城,赐司马伦饮金屑酒。

    司马伦忽见御史持酒而来,已知末日到了,惨然大哭:“孙秀误我!孙秀误我!”迟迟不肯饮。袁敞便令甲士上前,拿住司马伦,捏住鼻子,将金屑酒直灌而进。不一时,司马伦七窍流血而死。其之四子皆被斩于东市。文武百官中凡为司马伦、孙秀任用过的,全都贬斥罢免,台、省、府、卫各部门,几乎全空,留下的官员寥寥无几。又传檄襄、淝,诛杀孙旂、孟观,皆灭三族。

    当日,成都王抵达洛阳,过两日,河间王也到。成都王遂令赵骧、石超南下阳翟,助齐王讨伐张泓。张泓得知司马伦、孙秀都已败亡,遂与孙辅、司马雅等投降。自从兴兵以来,六十余日,因战而死者将近十万。

    六月初二,齐王率大军进入洛阳,就于皇宫通章署前检阅将士,众至数十万,威震京邑。

    晋惠帝封赏功臣,擢齐王司马冏为大司马,赐加九锡,一切器物和制度,比照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辅佐曹魏时的先例;擢成都王司马颖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假黄钺、录尚书事,赐加九锡,入朝不趋,剑履上殿;擢河间王司马颙为侍中、太尉,赐加三锡;司马乂复为长沙王,擢封抚军大将军,统领左军;擢新野公司马歆为新野王,都督荆州诸军事,加授镇南大将军。以梁王司马肜为太宰,兼司徒。王衍重新启用为中书令。立襄阳王司马尚为皇太孙。

    六月末,新野王将回荆州,诸王于是陪同,共谒皇陵,新野王心中有事,特与齐王同乘一车,途中说道:“谒过皇陵,我便南去了,朝中之事可就有赖你与成都二王了,可有一事,不知当说不当说?”

    齐王道:“叔王殿下有何高见,还请不吝赐教。”

    新野王道:“成都王乃皇上亲弟,这次起兵,与你同建大功,应当将他留在朝廷,共辅朝政。如若不能,便应夺他兵权。”

    齐王默然。不曾想,那驾车的正是成都王这边的探子,等谒完皇陵,回到洛阳,便将二王在车上所言密报成都王。成都王大惊,遂将其事来问卢志。

    卢志:“齐王之众号称百万,与张泓相持日久却不能取胜;殿下长驱大进,渡过黄河,功劳之大,天下无双。而今,齐王想与殿下共辅朝政,但‘一山不容二虎,两雄不能并立’。殿下应以太妃病患为由,求回邺城,早晚侍奉,而将大权让与齐王,以此收揽四海之心,方为上策。”

    成都王即依其言,入宫辞帝,请回邺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