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曹爽大喜道:“老贼若死,我无忧矣!”于是每日与何晏、邓飏、丁谧、毕轨等心腹纵酒取乐,又常出城外畋猎。 其弟曹羲深以为忧,谏道:“司马懿谲诈无比,孔明尚且不能胜他,我兄弟还须谨慎小心为是。” 曹爽不屑道:“司马懿病入膏肓,不可复济,何必多虑?” 曹魏嘉平元年(公元249年)正月甲午,正是曹睿十周年的忌日,曹爽请曹芳去高平陵祭祀先帝。大小官僚、三军禁卫,都随驾出城。司马懿见曹爽倾巢出城,心中大喜,即从病榻上跃起,与二子司马师、司马昭调集城中三千死士,迅速夺据武库,关闭洛阳城门,又屯兵于洛水浮桥,切断洛阳内外交通,然后率党羽径闯永宁宫,威逼郭太后下旨:免除曹爽兵权。又怕曹爽抗旨不从,再遣使者出城,去向曹爽诈道:“太傅已指洛水发誓,只为大将军权重,不过要削去兵权,别无他意。大将军可早归城中。” 曹爽忽闻事变,方寸大乱。 司农桓范等心腹智囊劝道:“大将军速护天子幸许都,调集外兵以讨司马懿!” 曹爽道:“我们的家人都在城中,岂可投他处求援?” 桓范道:“匹夫临难,尚望存活!今大将军身随天子,号令天下,谁敢不应?岂可自投死地?” 曹爽犹豫不决,嗟叹流泪一昼夜,掷剑而叹:“我不起兵,情愿弃官,做一富家翁足矣!”遂将大将军印绶交出,弃兵回城。不料一回城中,即被司马懿诬以“反逆”之罪,兄弟、亲党皆为所害,诛及三族。史称“嘉平之乱”,也称“高平陵事变”。 司马懿政变成功,曹芳于是封他为丞相。从此,曹魏大权尽归司马氏。嘉平三年八月,司马懿病死。曹芳遂以司马师为大将军,总领尚书机密大事。司马师继父擅政,视天子为无物。太常夏侯玄、中书令李丰、后父光禄大夫张缉等密谋诛之,不料,机事不密,反为所害,诛及三族。司马师因此竟杀张皇后,并废曹芳,另立曹丕之孙、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曹魏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正月,司马师暴病而死,大权遂又落入司马昭之手。司马昭继兄擅政,凶狠跋扈,更甚其兄,唆使群党谋封晋公,并索“九锡”殊礼。曹髦不允。司马昭竟带甲入朝,朝堂之上,将曹髦当众羞辱一番,扬长而去。曹髦勃然怒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可忍,孰不可忍?”当即仗剑升辇,令护卫焦伯点起宫中宿卫、苍头、官僮三百余人,鼓噪出宫,声讨司马昭。 车辇刚到南阙,被一彪军迎面杀到,截了去路。为首一人,面目狰狞,须眉似戟,乃平阳襄陵(今山西汾城)人,姓贾名充,字公闾,官拜中护军,正是司马昭帐下第一心腹爪牙。此人素以巧谄奸诈、心狠手辣著称,原本是曹爽的舍人,后见司马氏得势,倾心投靠,最得司马昭的欢心和器重。当时,司马昭忽听曹髦起兵来伐,大惊失色,急要退避,贾充却挺身而出道:“明公勿忧,充愿为公一行!”司马昭大喜,即拨三千铁甲军与贾充,呐喊杀向宫来。 曹髦仗剑喝道:“我乃天子,你们突入宫廷,想弑君吗?” 甲兵见了天子,都不敢向前。 贾充大怒,喝大将成济道:“司马公豢养尔等正为今日,为何不前?!” 成济问道:“要活的还是死的?” 贾充道:“司马公有令,只要死的!” 成济得令,绰戟纵马,直奔辇前。 曹髦大喝道:“匹夫焉敢无礼?”言未毕,已被成济一戟刺中前胸,死于辇中。焦伯大怒,挺枪来战,也被成济一戟刺死。随行三百余人,立时骇散。 天子被弑,朝野大震。司马昭佯装大惊,即召百官商议后事。 百官愤然道:“贾充弑主,当灭三族,方可以谢天下!” 司马昭不从,反手一指成济,喝道:“这可都是成济之罪,擅入兵阵,以致酿成大变,大逆不道,罪不容诛!”指挥甲兵上前,当廷缚了成济。 成济大骂:“怎说是我的罪呢?分明是贾充传达,是你的命令!” 司马昭大怒,唯恐成济多说,即令割断其舌,并灭三族。这年六月,司马昭立曹操之孙、常道乡公曹奂为帝,改元景元。曹奂遂封司马昭为丞相、晋公。 曹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昭趁蜀汉后主刘禅溺于酒色,不理朝政,又听信宦官黄皓之言,疑忌大将军姜维,君臣不和之机,以钟会、邓艾为大将,统兵十八万,分路进兵,灭了蜀汉。曹奂遂以收川灭蜀之功,加封司马昭为晋王,准戴十二旒冠冕,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乘金根车,驾六马,备五时副车,置旄头云罕,乐舞八佾,设钟虡宫悬,国中可自设官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