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请旨长安-《唐朝败家子》
第(3/3)页
因此当谢逸首先提出这个观点,联想到推恩令时,老谋深算的李道宗和狄知逊很快便想明白其中缘由。
纷纷拍手叫好,当真是个好主意。
“谢逸……逍遥啊,在长安时便听说你头脑灵活,想法多,今日一见,果不其然啊!”李道宗连连称赞,言谈间对谢逸的称呼也改了。
作为尊贵的长辈,以表字相称,明显有看中亲近之意。
谢逸谦虚道:“王爷谬赞了,不过是灵光一闪想到了而已,王爷以及朝中衮衮诸公深谋远虑,必定也有此类想法,只是小子抢先一步道破而已。”
“嗯,衮衮诸公或许有想法,但实话实话,本王确实没想到。”李道宗倒是实在,一点都不装模作样。
狄知逊笑道:“谢学士所言甚是,但推恩册封之事需三省商讨,陛下圣断下旨,时间来得及吗?”
说到这话,众人都有些犯难了,而今算是个紧要关头。此番出使除了打探消息,最好是连挑拨分化的事情一起做了。而且既然是以推恩的名义,使团前去贺寿时宣布最好不过,起到的作用也最为明显。
然而这事是在灵州才有提议,上奏长安,三省的宰相与皇帝商讨决断还需时日,加上路上传递耗费所需时间,多少有些紧张。
此等大事,没有皇帝点头,三省明发诏书,谁敢私自行事?再说了,没有盖上传国玉玺的诏书,薛延陀人肯定也不会相信。
李道宗沉吟片刻,轻声道:“这样吧,你们在灵州小住一两日,稍微晚些出国境,耽误不了大事。
然后本王飞速奏报长安,请陛下尽快圣裁,若得应允,定有诏书传来。然后本王派快马追赶,定当赶在使团出境前将诏书送到,两位以为如何?”
谢逸和狄知逊当即赞同道:“王爷所言甚是,有劳了。”
李道宗闻言走到书案旁,奋笔疾书写下一份奏疏,出门交给亲信。随即一队战力超强的王府亲兵快马出城,直奔长安。(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