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章 请旨长安-《唐朝败家子》
第(2/3)页
但夷男正当盛年。可能不会过早决定王位继承人,所以两位王子争斗尚且有限,不足以内耗。
但如果提前催化,那就不同了。
草原部族和中原王朝不同,草原上是部落制。每个王子都会统领一部分人马,都颇有实力。夷男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也需要儿子的帮衬,率部拱卫并地方别人。
这一点,与中原皇子不掌军政,争斗起来主要是打打嘴仗,相互攻讦,争取大臣的支持和皇帝宠爱不同。
草原上要是起了冲突,是可以真刀真枪你死我活的,对大唐而言。这便是机会。
两位薛延陀王子大抵早就有这个心思,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名义,也不敢轻易开罪老爹夷男,所以多有隐忍。
然而,如果大唐给个封号的话,那就不同了,所谓名正言顺嘛!
毕竟对草原部族而言,大唐的封号还是很值钱的。
薛延陀崛起之后,夷男的实力一度可以和昔日的颉利可汗相提并论,但仍旧恳请得到大唐皇帝的册封。
西突厥何等强大。新可汗上位,也有朝贡长安求取封号的举动,吐谷浑和吐蕃亦是如此。
好像没有大唐的封号,就名不正言不顺一样。
既然如此正好。那就给薛延陀的两位王子也来个封号,给个可汗的名头,反正不花钱,只需要一道诏书即可。
有了这个封号,那两位王子就有名正言顺能够争夺薛延陀继承人的身份,甚至与自己的老爹夷男争一争。
如此一来。草原就成了三股力量,虽说是父子。但在王位面前,还能拧成一股绳吗?说不定还会彼此内斗,那样一来消耗可就大了,还有力量对大唐造成袭扰吗?至少威胁度会大大降低。
如果运作得当,再加上点好运气,甚至可能让薛延陀分崩离析,从此一蹶不振,毕竟是有成功例子存在的。比如突厥,不就分了东西两部嘛,西突厥内乱多年,也是刚刚才停歇的。
毫无疑问,这是大唐君臣最希望看到的场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