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明帝驾崩-《定远侯班超》
第(3/3)页
贵戚欲进宫奔丧,马廖性温厚无法阻止,侍中、北宫卫士令杨仁不敢自专,便紧急禀报赵熹,“太尉大人,神虎门、玄武门、朱雀门外闹攘,诸贵戚争欲进宫,卫卒难以阻挡……”
赵熹自永平三年冬代窦融为卫尉,永平八年又代虞延行太尉事,居府如真,内典宿卫,外干宰辅,一身两职。典掌宫禁本也是他的职责,但皇帝大丧之时,他再奉大行重任,忙得根本顾不得宫门,便抱拳对一身戎装的窦固躬身道,“非常之时,请都尉肃静宫廷!”
皇权争夺,向为朝廷最大隐患。皇帝大行,新君未立,这是朝廷最危险的时候。窦固闻太尉令,不敢耽搁,便亲自来到金商门,扶剑严令侍中、北宫卫士令杨仁,“朝廷大丧,无令擅闻宫闱者,斩!”
杨仁得令,便身穿甲胄,手持长戟,严密部署侍卫在北宫四门禁守,没有人再敢随便入内。金商门外,马防、马光等马氏诸兄弟悲痛欲绝,他们推开禁卒,争着要进宫,被杨仁厉声喝止,“本将遵奉车都尉令,‘无令擅闻宫闱者,斩!’”
马氏兄弟闻令大惊,他们还想闹,可看见卫卒后窦固高大的身影,只得退出神虎门外。马防、马光愤愤不平,他们怒视着杨仁,心里更把窦固恨入骨头。马防胸中还有大义,他忍着愤怒抱拳对杨仁躬身道,“非常之时,吾等哀伤过甚,忘了法度,谢杨大人提醒!”
杨仁还礼,“谢大人体谅,请诸位大人即还府第,按令进宫!”
其余各门外等待的外戚见状,这才不敢再闹了,纷纷遵令还府,等待宣召进宫吊唁,北宫四门外这才恢复秩序。
而章德殿内,节乡侯、行太尉事赵熹主持仪式,在先皇刘庄的灵柩前,让年已十八岁的太子刘炟即皇帝位,史称汉章帝。刘炟不忘马后养育之恩,登基后便在父皇的灵柩前通过他的第一封诏书诏告天下,尊养母马皇后为皇太后。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阴历八月十六日,按照父皇刘庄生前“一切从简”的遗诏,刘炟将父皇遗体安葬在邙山以南的显节陵,上庙号显宗,谥号孝明皇帝,史称汉明帝。
两个月后,新皇刘炟大赦天下。
早在汉明帝刘庄病重时的七月下旬,西域形势更加恶化,北匈奴蒲奴单于自将大军再出车师后国,戊校尉耿恭坚守的疏勒城被围城。但整个八月份,汉朝举国大丧。刘炟刚登基上朝,七州大旱的驿报便如雪片一般飞驰报到雒阳。
原来,在刘庄病危这段时间,汉帝国国内也出了大事。整整数月,天未下一滴雨星儿,汉朝十三州,豫、兖、徐、青、并、冀、幽共七州大旱,可谓赤地千里,螟(注:即蝗灾)伤稼禾,流民遍地,社稷动荡,天下不宁。千年一遇的大旱,赈灾是对年轻皇帝的严峻考验,他根本就顾不上西域事务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