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国将生变-《定远侯班超》


    第(3/3)页

      现在,疏勒国丁口已经接近四万人,移民**虽然过去,但葱岭以西的塞人,仍在不断移民疏勒国垦荒。葱岭以下各国牧民,很多也进入疏勒垦荒,都得到各州很好的安置。虽然北匈奴大兵压境,但连东北疏勒州国民都未迁移相邻的州,疏勒国农牧、商道事务并未荒废。

      “大使,都护殉国,汉军溃败,呼衍獗是打不动了,戊已校尉、宜禾都尉一失,单于是否会举国攻疏勒国、于阗国……”寒菸忧心地道。

      班超和淳于蓟未言,胡焰道,“国相所忧正是。北匈奴兵强马壮,举国经略西域,耿校尉、关校尉虽当世名将,可金满城、柳中城未必能守住。吾以为,若戊已校尉有失,朝廷断然不会坐视,敦煌郡出玉门汉军驰援交河城不过二十日,故单于未必敢举国远寇疏勒国、于阗国!”

      寒菸脸露焦虑神色,都护被攻殁,西域汉军正在苦战,朝廷却迟迟未发援兵,大汉国内到底出了什么事?

      班超知道寒菸与众将心里想着什么,但是,他什么也未透露。在汉使团,只有他和淳于蓟二人知道形势是多么严重。因为,返回雒阳的窦固与耿忠,已经通过专门派出的信使给他专门发来了命令。

      “陛下沉疴日重,国事危难之时,朝廷无法再对外用兵。都护陈睦殉国,戊已校尉、宜禾都尉定也难以长相坚守,最难时刻即将到来。倘若圣上春秋大行,朝廷是否再会对西域用兵已难逆料。汝身负大任,宜从长计议,以一已之力,步步为营,经营西南道,力求再通西域,重建都护,收西域于大汉版图!”

      ……

      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阴历四月初,雒阳汉宫。

      夏初的南北两宫繁花似锦、百鸟争鸣,四月二日,刘庄在北宫章德殿再一次召见窦固。从今年正月开始,刘庄便每况愈下,人也日渐消瘦,病是愈加重了,马后不放心,为照料他,便从永安殿搬到章德殿中近前侍候。总算熬到四月份,刘庄已经不能行走,人瘦成了架子,连到自己的画室中挥毫的力气都没有了。

      他已经无法每天至宣明殿小朝堂听尚书台众官奏事,只有每五天一次的大朝会,马后才会令权倌带着肉侍们用暖轿将他抬到德阳殿朝堂之上。

      刘庄已经将国事大部交与太子刘炟,刘炟每日与三公、尚书令等尚书台众官在宣明殿料理国事,兢兢业业,不耻下问,诸事处理得较为妥当,每逢大事,既会虚心听取三公意见,还会借到章德殿请安之机请教父皇、母后,这让刘庄与马后心里稍安。

      权倌将窦固带进御书房内时,窦固惊骇地打了一个寒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