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最彻底的计划经济-《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3/3)页

    可现在抗联抓到的那些日本俘虏数量虽说不算太多,但是也着实不少,再加上俘获的日本侨民,数量还是不少的,但是这些日本兵和日本侨民,可能作为补充兵员,补充到部队中去吗。

    如果不是杨震坚持将他们派往矿山劳改,顺便补充严重不足的劳动力,恐怕政治部的某些干部,尤其是某些关内过來的干部,还抱着关内改造日军战俘的观念,就差沒有将这帮家伙当成祖宗一样供起來了。

    当然关内日军因为抓到活的很难,使得无论是国共那一方战俘都不多,只要被俘的日军士兵,都尽可能的争取过來,给予最优厚的待遇,并组建反战同盟,以便瓦解日军的战斗意志,这是一种斗争策略,但也是一种无奈的策略。

    战场上打不过敌军,只能采取这种攻心计了,想办法瓦解敌军的战斗意志,在加上中国的兵法之中,自古有攻心为上一说,优待俘虏,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一种宣传战,尽管对于日军这种盛行武士道精神,自加入军队的那一天起,就被洗脑从人变为野兽的军队來说,能起到的作用有限。

    全世界将跑到自己国家烧杀劫掠的敌军俘虏,当成祖宗一样供起來,放眼这场几乎打遍了全球战争所有参战国中,恐怕只有中国才这么做,这种攻心的策略,尽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代价有些太大了。

    在很多时候,反倒是让日本人感觉到自己即便被俘,也不会受到惩罚,而更加的为所欲为,所以在关内部队对待日军战俘上,杨震是很有意见的,他认为就算这些战俘即便不接受审判,但是让他们过的太舒服也有些太过了。

    更何况这些日军战俘,在中国战场上的所作所为,按照后世那些西方人的标准,都够得上反人类的罪行了,现在别说让他们充当劳工,就是统统的枪毙,也沒有几个冤枉的,还给他们国民待遇,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病吗。

    再加上关内外的情况不同,抗联几次大战下來,俘获的日军战俘数量远远过关内国共两军相加总数,杨震可从來沒有想过按照关内的战俘政策,去对待这帮畜生和野兽,让他们在战俘营中享福。

    而且要是按照关内部队对待战俘的待遇,恐怕以抗联手中目前的日军战俘数量,砸锅卖铁也养活不起,再说养活在这么大批活人,让他们闲着沒事干,也容易出事,这连侨民带着战俘,十几万人聚集在一起,放在那儿也不是一件安生的事。

    所以杨震干脆在战俘之中,除了挑选了一部分所谓表现好的人员作为教官之外,其余的全部配到矿山进行劳动改造,除了肃清一部分的不安定因素之外,也是从某些方面缓解了劳动力不足。

    同时也通过劳动改造,让这些帝国主义分子重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以其劳动做出的贡献,向深受其害的中国人民深刻的反省和谢罪,以及通过劳动洗清身上深刻的罪孽,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