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最彻底的计划经济-《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2/3)页

    整个北满根据地,不算此次会战新解放的地区,全部的各县市总人口数量全部加在一起,还不如关内一个冀中根据地的人口数量,而其中还要包括现在已经成为俘虏的,二十多万日本籍侨民,还有近十万的白俄和各国侨民等无法征兵的人口。

    按照净可征兵的人口基数比例來看,除去无法征兵的人数,眼下抗联部队总兵力与人口资源相比,可以说已经是相当的庞大了,整个北满根据地,不算新解放的地区,现在已经多少有些不负重荷。

    同时北满各个根据地的人口,从人口密度上來看,其供养部队的压力也要远远的高于关内各个根据地,相当于平均一个县,要供养上万人的战斗部队,再加上机关、工业、教育、城镇人口等非农业人口,整个北满根据地的农业负担远远高于关内。

    如果不是杨震在当初组建了生产建设兵团,并不惜代价购进了一批机械化农业设备,在三江平原上,开垦了大量的荒地,目前耕地面积已经达到了七百多万亩,部队以及东北局机关、学校所需的粮食和肉类,百分之八十以上已经完全由生产建设兵团负担。

    并在根据地内实施粮食配给制,以及对农业生产实施严格的规划,普遍种植玉米、小麦等高产农作物,严格控制高粱、小米的播种面积,恐怕单单这几十万部队吃饭的问題就将北满根据地压垮了。

    粮食安全是根据地稳定与否的头等大事,也是关系到民心稳定的头等大事,在生产建设兵团的产能,目前已经达到了极致的情况之下,保证农业生产尽可能的不受战争影响,也成了东北局的头等大事。

    而目前的农业人口数量,除非在短时间之内实现全部机械化,否则已经无法在减少,如果征兵过度,那么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将会是致命的,毕竟眼下农业生产,除了生产建设兵团已经实现机械化之外,绝大部分的农村还是依靠人力和畜力,而这种情况,在未來几年之内根本就无法改变。

    在生产建设兵团现有产能已经伸展到了极致,已经无力在提供更多的粮食,而今年上半年在嫩江东岸直到五大连池,以及小兴安岭西麓新开垦的二百余万亩耕地,在农业机械尚未得到大量补充,产量短时间之内很难快提高的情况之下,恐怕很难在短时间之内形成足够的产量。

    新增加的非农业人口,只能依靠现有农业人口支撑,根据地内的现有农业人口,已经不可能在减少了,别说老根据地的人口潜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就是新解放区的人口的分配,在此次会战之前就已经摆在东北局会议进程上。

    新解放的地区,虽说人口总数并不太多,与南满无法相比,但是这些地区,除了东部的长白山地和西部的草原、荒漠、山林地区之外,几乎都是整个东北原來的主要农业区,粮食产量,在整个东北原來也是数一数二的。

    这部分新增加的粮食产量,对东北今后的局势展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这一带,是主要的大豆产地,老区不能涸泽而渔,在新区也一样不能,更何况新区面积虽说广大,但是增加的人口实际数量并不是太多。

    后世解放战争之中,东北野战军能展到上百万人,可不都是依靠在东北本地征集的补充兵员,在相当的时候,俘虏才是主要补充兵员的來源,甚至在某些部队,一场大战过后,部队之中解放战士的数量,远远高于征集的兵员数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