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站改-《铁路大时代》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在国内,钢轨的种类一般分为四种,43kg/m,50kg/m,60kg/m,75kg/m,这些钢轨有什么不同呢?最起码的一点,钢轨的高度就不同,43kg/m的钢轨最矮,75kg/m的钢轨最高,不过一般铁路,75钢轨一般很少用,现在的钢轨,大多数是60轨。

    当然,连钢轨的底宽,头宽,腰厚,不同的钢轨都不尽相同。

    郝村站年代久远,正线不但有60钢轨,还有50、43钢轨,站线就更不要说了,大部分都是43钢轨。

    按照设计要求,正线必须全部保证是60钢轨,至于站线,需要换钢轨的地方,必须使用50钢轨,但不要求站场所有43钢轨都换成50钢轨。

    50-12号道岔,和60-12号道岔,虽然看上去都是12号道岔,但这个道岔的长度,却不同,60-12号道岔,明显要比50-12号道岔长,岔前到岔心和岔心到岔后的距离,也完全不同。

    在郝村站,现有的道岔就两组,两组道岔都是50-12号道岔。对于其他两个站场,还存在43-9号道岔和43-12号道岔。

    在看清郝村站只是大里程侧延长,小里程的50-12号道岔岔前不动之后,舒城便知道这个站场如何改造了。

    ps:首先感谢书友书友150319、蓝月风舞、明天再看、永远的红太阳和李乕的打赏,已经给本书点赞的兄弟姐妹们。另外,这一章我已经写了很久了,总在想办法如何让不是干工程单位的读者看懂,可是写来写去,发现站场改造的知识实在太多,不解释还不行,一解释,完全就混淆了。毕竟要一次性接受这么多新鲜的知识,及其困难,不是工程单位的读者就将就着看吧,是工程单位的读者,看见我的不足之处还望指出,写小说不像干活,有些时候很难面面俱到。

    最后,我也就站改的知识会写的详细些,因为我第一次接触站改的时候,啥也不懂,百度也百度不到什么东西,我写这几章,只是想看看能不能帮上大家的一点忙。

    再次多谢大家的支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