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陈宫-《大穿越神戒》
第(2/3)页
不过,见许褚归心,林南赶忙还礼道:“不必如此客气,伯建是我的好兄弟,你,自然也是我的好兄弟。”
简单一句话,把典韦和许褚两个人都给弄感动了。
于是,众人便在许褚家里开怀畅饮了一番,许褚还向赵云讨教了武艺,当然,一百回合以后,许褚便落败了,至此,众人对赵云的枪法是彻底的服了。
临别时,林南又叮嘱了许褚一番,待求得官职以后,一定会来请许褚出山,让许褚耐心等候。
第二天,众人便又开始了洛阳之行。
几日后,林南一行人来到了陈留中牟。
到了这里,林南自然便想起了三国演义中的中牟县令陈宫。
于是,安顿好以后,林南便来到了县衙,通名已毕,家人便引着林南二人来到了后院。
此时,县令正和县丞在商议事情,听说林南前来拜访,便把事情搁下了。如今,林南在士人中也算有一丝小小的名气,田丰沮授的推崇,抗匈奴的大志,还与大贤管幼安论交为友,这让林南在士林中有了一点名望。所以,县令也想见识一下这个最近声名鹊起的青年。
相互见礼已毕,县令开口说道:“久仰林公子英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林南连忙客气道:“大人过誉了,区区贱名,又何足挂齿。”
县令笑说:“林公子过谦了,林公子今日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林南道:“南欲去洛阳求官,今行至此,听闻大人有清名,故而特来拜会。南此来,实向大人请教为官之道和一县之政的。”
县令笑道:“呵呵,林公子过谦了,林公子大才人所共知,又何以向我这等小吏讨教呢?”
林南道:“大人过谦了,南乃真心求教,还望大人不吝赐教。”
县令道:“赐教不敢当,不过本县却可以与林公子探讨一二,林公子又何以看待一县之政的呢?”
一听这县令这么说,林南就知道,这个县令是个老狐狸,只会用官腔来敷衍人,只是不知道那县丞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而林南也知道,自己的目的也不是县令,而是那县丞,县令的副手,所以,今天务必要用语言打动他,必须把他忽悠蒙,忽悠瘸才行。反正在这个社会上,你不忽悠别人,别人就会来忽悠你,与其被动的受忽悠,还不如主动出击。而人和人的相处,无非就是一个征服和被征服的过程,要么你去征服他,要么他就征服你,真正的平等,那是不存在的。所以,如果你不想被别人征服,被别人利用,那么,你只能去征服别人,想要独善其身,那是不可能的,打定注意以后,林南便开始忽悠了。
“既然大人垂问,小子无状,敢不直言。南以为,一县无政事。”
一听林南这么说,那县令和县丞二人都很惊讶,都觉得林南在信口胡说,不可思议。崔琰也觉得林南这次是惹了麻烦了,“一县无政事”,那还要县令干嘛,这不是指明了县令是多余的吗?不由得,崔琰在心里暗暗替林南着急。
果然,只见那县令大人脸色不悦的道:“林公子此言,吾甚是不解,望林公子明释之。”
虽然县令大人脸色很是不好,但林南却依然微笑着说:“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县之地,户不过千,民不足万,又能有何事?若水利兴,农事顺,百姓自有余粮,则饥谨之事无有,若商业兴,市场利,百姓自有余财,则贫苦之事无有,若乡民皆知自卫,农闲以练弓马,编组以习战阵,百姓自有其法以御外敌,则兵革之事无有,若令乡老以参政,百姓之争自裁之,则诉讼之事无有,若请圣贤以教化,讲道德而明礼仪,重荣辱名誉而轻市利,则盗窃伤风之事无有,若能用能人以各守其责,明法令,肃政纪,使百姓可以安乐而居,则一县之内可有事可为乎?”
林南的话刚说完,县令大人的脸色就变得更难看了,如果真象林南所说的那样的话,那一个县城也确实是没有什么政事了,那县令的存在也确实是多余的了。崔琰也不禁暗暗叹息,这林南是真能胡扯啊,口才也真是了得呀。不过,那县丞到是有点意思,在那里一言不发,只是静静的听着林南胡扯,而眼睛里却时不时的闪着精光。
而此时,那县令冷笑道:“若诚如林公子所言,一县之内无事可为,那还要我这个县令干什么?莫非林公子以为大汉之政有何不妥吗?”
又开始上纲上线了,这县令果然是个老滑头,不过,林南对此却并不感冒。对付油滑狡辩的人,你只能比他更油滑,更能狡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