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辅臣入宫又起波澜(一)-《南北乱世之倾国权臣——高澄传》


    第(1/3)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元善见一语不置地看着元徽,等他说完了方幽幽开口道,“王叔说的不错,但孤是齐君,不是田氏,难道要坐等其取而代之?”

    这话把元徽噎得满面通红,反映过来立刻跪下来请罪道,“陛下恕罪,臣失言,陛下是志在四方、苦心忍耐的晋文公重耳,只待时机一到便能振雄风、除奸佞,横扫**、一统八方……陛下千万要忍耐,忍耐……”元徽不知道是触动了哪根情肠,已经是涕泪俱下。

    元善见看着他痛哭流涕,心里深深叹息,只得走上来,亲自把元徽扶起来,忍着烦恼反劝解元徽道,“王叔何必如此?孤也不过是一时忍不住。”

    元徽也知道自己过于失态,又怕被什么人听到看到,赶紧收了泪。尽管也知道中常侍林兴仁在苑囿中值守,格外小心,但心里还是很怕出意外。“天命有归,陛下是真命天子,自有上天佑护。”元徽一边站起身来,一边趁着皇帝亲自扶他,两个人拉近距离的机会,低语道,“陛下不必着急,既已命高澄为使,令其南下建康,早晚必有机会。陛下不是已经遣濮阳郡公侯景为副使,与其同行吗?据臣探知,侯景深恨高澄小儿。”元徽抬起头来看着元善见,一字一字说得格外清楚。

    元善见心头惊愕兴奋,抑住了奔涌的心绪,低声问道,“原来王叔让孤留意侯景是早知其人?”

    “是。可是臣也绝没想到上天助陛下一臂之力,让陛下福至心灵,才命侯景与高澄一同为国使出使梁国。”元徽也兴奋起来,“陛下且看他们自相憎恨,各予苦手,自有坐收渔利之时。”

    “王叔说的是……说的是……”元善见不知又想起什么来,目光飘移不定,略有颤抖地松开元徽直起身子,似乎心头纠结得厉害。忽然又走到围栏边,往远处看了一眼,像是被烫到了一样,放开紧抓着围栏的手,便不再看元徽一眼,心事重重地向着下去的楼梯处走去。

    元徽不知所措地看着元善见的背影。

    皇帝召见大将军高澄,中常侍林兴仁命小宦官们在阙门等候,看到大将军入宫立刻来回禀。林兴仁知道济北王元徽和皇帝必有一番密议是不足为外人道的。高澄一向入宫禁如入自家,从来不知道忌讳,万一撞到了会节外生枝。以前这样的事不是没有发生过。

    小宦官看到大将军阙门下车,朝服入宫,立刻便遵照中常侍的吩咐来禀报林兴仁。偏就在这个时候,找不到皇帝了。林兴仁知道皇帝和济北王在昭台观,但等他赶来的时候却扑了空,不见了元善见的影子。好在济北王元徽也离开了,不然要是让高澄遇到,不知道又会生出什么事来。

    就在林兴仁四处命人去寻找元善见的时候,黄门侍郎崔季舒也已经把皇帝的行踪禀报了大将军高澄。高澄直奔苑囿而来。济北王元徽和皇帝元善见私下里的密议是瞒不过他的。只不过高澄隐而不发,假作不知罢了。

    林兴仁在昭台大殿外急如坐于炉火上时,高澄已经知道了皇帝元善见在哪里。高澄根本就没有去昭台大殿,由着林兴仁在那儿催促小宦官们四处寻找,徒然生乱。其实林兴仁也害怕撞到高澄。上次城郊漳河边上他差点丧命于高澄之手,此后就格外不愿与高澄见面,也收敛了许多。凭心中恨意倍增,表面上倒还真是平静了。

    秋信宫外,两个小宦官奉命守在宫门外。这两个小宦官是中常侍林兴仁特意安置在皇帝元善见身边服侍的。远远地看到大将军高澄径自旁若无人地走来,后面还跟着黄门侍郎崔季舒。两小宦官互相看了一眼,一个迎上来,另一个便转身向秋信宫的宫门走去。

    高澄全都看在眼里,只是并不在意。崔季舒却低声笑道,“大将军猜得真准,主上果然在此处。”高澄却如同没听见一般,面无表情只管往秋信宫走来。崔季舒也不再多言多语,跟随其后。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