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谁配?-《悍臣》


    第(3/3)页

    刘吉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清了清嗓子:“张将军所言固然有道理所在,但是郭松口不择言之下说出来的话也不是全无道理。大明疆域何止万里,百姓更是亿兆。九边将士便有百万,不算卫所军和京军,每年的赋税光是军费就要占据八成。

    如此之大的开销,养着他们就是为了为国效力。

    莫非等到鞑子欺负到头上了,还需要我等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用拿毛笔的手去对付那些拿着几斤重弯刀的鞑靼人?

    三岁孩童都明白的道理,老臣相信张将军也知道。

    然而张将军却提出为那些死去的将士树碑立传,这对大明开国以来那些战死疆场的无名勇士又是何等不公?他们战死沙场,什么都没有,凭什么这些后辈却能够得到那些前辈都无法得到的殊荣?

    如果张将军这个提议是正确的,老臣以为,以太祖皇帝的英明神武,是绝对能够想到这一点的。”

    抬出大明太祖朱元璋,这大山往下面一压,识相的人都会败下阵来。

    难道还要对方说太祖皇帝朱元璋昏聩无能,比不上真正昏聩无能的成化皇帝朱见深?

    如果真有人敢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估计不需要大臣们进行口诛笔伐,老了之后还算有几分自知之明的朱见深也会在盛怒之下将之拉出去斩了。

    张儒却是个异类,他避重就轻地道:“太祖自然英明神武,然而大明开国,那么多战死沙场的将士,根本无法统计不说,却没有任何一个大臣提出建议。太祖皇帝每日劳心劳力,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是臣子应该提醒的。

    没有人提议,那就是臣子的过错而非太祖皇帝的过错。

    而今大明承平,虽然经历过一些变故,却依然保留了国祚。

    我们这些臣子既然想到了这一点,若是不提出来,那就是对当今陛下的不忠,对我大明的不忠。

    你们平日里在朝堂上怎么攻讦张某人张某人都不会在意,但是攻讦那些辛苦为国征战的将士,那是断然不行的。

    你们在朝堂上流的是口水,可是他们在战场上流的却是血汗,如果说他们都不配树碑立传,谁配!”

    刘吉顿了顿,正要张口反驳,坐在龙椅上的朱见深已经不耐烦的挥手:“好了好了,都不要吵了,文臣不知战事,武将不知朝事,这都不是什么好事。

    你们说的都有道理,竖立典型是必须要有的,但是为所有人树碑立传,又是不现实的。朕思忖再三,决定为鸦角山三千多死去的战士树碑立传,让所有大明的将士都看看,为大明征战的人,是够资格将名字刻在碑上的。”

    一锤定音,再无异议,因为没人敢有异议。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