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谁配?-《悍臣》
第(2/3)页
三千老卒没有一个是面对大明方向战死的,所有人的脸,都朝着北方。
他们之中最年轻的不过十七岁,最老的已经年过半百,死的时候,他们的眼睛里面除了仇恨和杀意,什么都没有。
死得最惨的那个半边脑袋到现在都没找到,身上插着三十七支箭矢,他手里还握着一个枪头,五指全部被枪头弄断了,但是他没有撒手。
老虎口守备林无敌丢了一条胳膊,胳膊上海缠着纱布他就敢带着人冲杀,他身上增添了十几道伤疤,随便一两道就能要人性命。
几万战死的儿郎里面,有的人的孩子还在襁褓之中,有的人刚娶了娇妻,可他们没有享受新婚之乐、得子之喜,死命的在为大明的疆土抗争。
更不要说随本将深入大漠的三千宣府老卒,一个个百战之兵战死在广袤的草原上,连个收尸的人都没有,白白便宜那些鹰鹫。
你说他们不配?”
郭松不知死活地道:“别形容你那些战场上的惨烈场景,从古至今,哪场战争是不死人的?一将功成万骨枯,那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张将军很年轻,特立独行,那些年过半百的总兵不曾提出来的问题,由张总兵提出来再合适不过。
可张总兵有没有想过,若是这么多士兵因为战死沙场而青史留名,你叫天下千千万万读书人如何自处?”
张儒应声道:“是啊,你们读书人读了一辈子书,做了一辈子官,也未必能够捞个青史留名的待遇。但是你别忘了,你们还活着,他们已经死了。”
郭松恨声道:“死了就死了,有什么大不了的,大明百姓数以万计,死个几万几十万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张儒冷冷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下百姓都是陛下的臣民,你说四个几万几十万不是什么大事?那好啊!下次若是还有鞑靼犯边,请郭大人带着全家老小,到边境去做那几万几十万中的一员如何?只要郭大人能够做到,张某人就是拼将一死,也会让郭大人全家老小在丹青书卷上留下一笔。”
郭松到嘴边的话被逼了回去,很显然,他还是怕死的。
这个世界上没什么不怕死,所谓的不怕死的人都是豁出去了的没有牵挂的人。郭松很显然不是那种没有牵挂的人,他也有妻儿老小,他也舍不得这花花世界。
莫说是慷慨赴死,哪怕是让他剃度修行从此了却尘缘,只怕他也是不肯的。
一场文武之间的交锋,两个主角的唇枪舌剑,从大体上来看,是张儒占了上风。
但是文官集团不松口,要让那些战死在边境的将士真正做到树碑立传,难度还真不小。就算是皇帝朱见深,要力排众议,也是不太可能的。
毕竟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大明,还没到后世加强皇权的大清朝。
郭松落了下风,这场争辩的始作俑者刘吉自然要站出来说话,他不紧不慢的出班而立:“陛下能否听老臣一言。”
朱见深微微点头,不曾张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