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中央公园-《钟爱之国》
第(3/3)页
简单的说,原来计划五个亿完成的项目,强行提价到十亿后,你就会出多一倍的钱。实际上李二少等人的交易都是左手倒右手,并没有形成支付。最后项目的实际成本都是地方行政买单。
土地估值上升后,BT合同其实对行政支付也是有好处的,就是它们能拿到更多售地的钱。这种“多赢”的局面,只要泡沫不破裂在自己手中,完全就是暴利。
前一世这个创意被人在几年之内从五千万玩成了两百个亿,最后成功脱身去买了一个价值五十亿的酒厂,付出的代价才区区五百万,唯一的附加的条件就是安置几百名酒厂的老职工。人家不但赚了一个“城市名片”一样的楼盘,最后还用解放者的身份,赚下了一个五百年历史的老酒厂。
这么大的暴利,中间当然有无数个窟窿,大到甚至连瓦片国的房地产都容不下的地步。前一世那位猛人最终还是进去了,不过好像不久又出来了。其中的故事外人无从得知。
叶芦伟心里怀着对本时空土著的敬畏,小小地修改了一下这个创意,把原来纯粹的空手套白狼,改为了实际注资开发。首先就把安置房修成良心房,嗯,电梯公寓。
高高的电梯公寓,让你坐在你家客厅,就能西望雪山,东看桃花,美得很。而且为了降低大家的购房成本,停车场就不公摊了,大家有车的交停车费就行了……
一系列后世成熟的操作方法下,李二少等惊讶地发现,其实这种项目完全可以借用银行的资本开发,唯一要做的,就是投入大约15%的启动资金。
可惜现在房地产总体涨势不佳,远未到它疯狂的时候,不然光这一单下来,可能都会成就一个大中型房地产企业。
这时候的人还很穷,真买得起房子的太少了。无论叶芦伟怎么忽悠,这个项目最终也只能成为一个道具,等几年后地价上涨,BT协议到期移交时,地方行政拿不出来那么多钱,只好把规划中的“好几平方公里”的森林公园,改变用途,划成小块出售抵债。“中央公园”这个创意最终没能实现,周围的高端社区当然也就沦为了中低端高密度穷人社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