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利益导向-《文科大唐》


    第(2/3)页

    既然在土地方面想办法行不通,不如在人力资源那方面想办法。通过人力资源的积压,吸收更多人力资源,这样可以达到提高地主租佃成本,最后根本租种不出去,那最后一切白搭。

    “可是,如果地主最后采用了合作社那种方式,然后进行雇佣工人来长期耕种,采用新的耕种方法,主动去思考如何改进技术,之后降低成本花费了呢?那这样不就白搭了吗?”汝南公主问。

    时不凡听了这话,立马笑出声了,说:“公主,你说这样,他还是地主吗?他如果这样做了,那他也就不是地主了,而是农垦公司的东家了!“

    汝南公主所说那种情况,其实也有可能有这种可能,那些地主有一部分人因为成本节节攀升,不得不转变经营方式。从过去的租佃方式转变成为雇佣工人长期种植,并且改善种植技术,采用了新式的种植技术,这样让产量提高,降低成本。

    可是如果是这样,那这个也就不是地主了。地主的经济模式其实本质上还是小农经济,通过租佃的方式剥削劳动成果。可是一旦采用了这种公司化的管理方式,那他也就已经不是地主了,他本质上已经改变了,并非是地主了。

    这个也就是跟江南豪族一样,江南地区人力资源紧张,人力资源成本万分紧张,所以江南豪族一旦采用了形势时不凡所推荐的那样合作社方式,他们也就已经不是地主了。其实他们本质上已经被改变,改变成为了资本家,只不过是从事农业生产的资本家。

    地主其实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名词,同样不是一个单纯的社会阶级,而他背后代表的是一套的经济模式,代表的是一套经济生产剥削方式。剥削方式一旦改变,一旦改变成为了那种资本家的剥削方式,那也就已经本质上不是地主了。他们其实已经变成了农垦行业的资本家。这个也就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最核心道理,剥削方式改变了,他们其实已经不是地主了。地主并不是代表了土地的主人的意思,而是一个剥削的方式,代表了一个经济模式。

    所以时不凡不怕他们改变,反而就怕他们不改变。如果他们主动改变了,那他们本质上已经不是地主。这样也都已经被彻底的更换了内核,早就不是过去的那种了。

    “好了,以后你们多考虑一下,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你们多考虑一些别的东西,尤其是多考虑一些事物本身的性质。希望你们能记住我说的矛盾,这个世界上都是充满了矛盾。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看,土地兼并并非全是坏事,你们要仔细分清楚这个兼并是好事还是坏事。是要看他是否能产生更多额外的价值。如果能产生更多额外价值,那也就是良性兼并。而不能够产生额外价值,反而会降低本身的产值,那这样也就是恶性兼并。”

    “很明显,用土地从事工商业,产生的价值远比单纯的农业要高很多,所以那也就是良性兼并,并非是一般人所想的恶性兼并。所以只要认准了这里面的差别,那你们也都可以准确的判断是否应该阻止。”

    “并且,每当你们遇到了问题的时候,不光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尤其是这种影响一个国家的政策,影响亿万人的福祉,你们更是要放长远一些,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然你们满足了当代人的需求,可是却扼杀了未来更长远的展。比如说这个土地越多收税越高,表面上看遏制了土地兼并,可是同样也是遏制了工商业。更是会遏制了粮食增产的能力,因为普通百姓小农思维之下,他们不愿意冒险,不愿意改变自己故去的生产方式。他们是最守旧的,所以这个是非常危险的。所以希望你们多推演,不要随便的直接照抄别的政策,明白了吗?”

    “如果你们有朝一日为官,你们手里掌握的权力,不但是一个权力,更是责任。有了责任,你们在公文之上的一笔一划,都会带来巨大的改变。所以希望你们慎之又慎,慎之又慎啊!因为无数百姓的生死都掌握在你们的手里,所以希望你们能真正明白这里面的关键,每次布一条政策之间都要结合自身实际,不要盲目照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