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道破-《兰陵风流》


    第(3/3)页

    石发是一种水生藻类,中国吴越沿海也有出产,“然以新罗者为上。彼国呼为‘金毛菜’”。

    输入唐朝的著名朝鲜果品为松子,“新罗使者,每来,多鬻松子。有数等。玉角香、重堂枣、御家长、龙牙子,惟玉角香最奇。”

    对朝鲜而言,唐朝饮食影响最大的当属茶文化的输入。

    金富轼载:“茶自善德王有之”,新罗善德王在位的时间为632~647年。可见,最迟7世纪前半期,朝鲜已经开始饮茶了。

    唐朝的饮食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更大。

    日本大化革新后,对唐朝高度发达的文明非常崇拜,经常派僧人、留学生来唐朝学习,模仿唐朝的一切,近乎全盘唐化。

    与其它国家相比,唐代时期的中日饮食文化交流几乎全部表现为唐朝向日本的输出。

    输入到日本的唐代饮食文化的内容十分广泛,从饮食原料到饮食方式,从食品到饮料,应有尽有。

    据真人元开记载,鉴真东渡时,携带的中国食品就有干胡饼、干蒸饼、干薄饼、番捻头、落脂红绿米、甘蔗、蔗糖、石蜜、茶叶等。日本学者杂喉润认为,豆腐、黑沙糖和用来吃的味噌(日本式豆酱)都是鉴真传到日本的。

    另据日本记载,8世纪日本从唐朝传入了馄饨的烹制方法。

    则认为,日本奈良时代,苹果及面条的制作方法也由唐朝传入了日本。

    而据陶文台先生的研究,豆腐、粽子、年糕、生鱼片等食物,“箸”、“料理”等名称,多是唐代传入日本的。

    徐少华先生认为:“日本于平安朝初期(中国唐代)引入中国药酒”,“日本仿效中国元日饮屠苏酒始于平安朝初期(811年),直至今日仍有这一习俗,处方与饮用方法也与中国相同。在唐代,中国式宴会已进入日本上层社会”。

    在日本输入的众多唐代饮食中,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茶叶了。

    学者多认为,茶叶传入日本的时间可能略晚于朝鲜。茶叶最早是由僧人传入日本的。

    除东亚的朝鲜、日本外,经海路唐代的饮食文化还传播到东南亚诸国,据周达观载,真腊(今柬埔寨)的寻常人家,“盛饭用中国瓦盘或铜盘,……往往皆唐人制作也。食品用布罩,国主内中,以销金缣帛为之,皆舶商所馈也”。

    ——作者:刘朴兵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