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就差拍着胸脯表示,你让我往东我觉不往西了。好吧自家老丈人就是真么好用。只要方法对了。 池二郎看出来了这位大伯心思深沉,不是一般人,才回京城几日呀,把自家岳父就给收了。 自己在岳父身边小心伺候多少年都没能做到大伯这份呢,那真是万分的敬仰。 大伯比当六部尚书的祖父高悬,因为祖父他老人家都没让自家老岳丈心悦诚服。 华老尚书同杜丞相还陪同圣人在御书房里面闲谈,杜老丞相:“恭喜尚书大人后继有人。” 圣人都跟着点头:“老尚书教子有方,郎君们各个不凡呢,不光有屡建奇功的华爱卿,原来各个都那么出彩。” 老尚书实在看不出来他儿子的奇功在哪。可能圣人视角独特吧, 本来想谦虚一下的,张开嘴忍不住就咧着嘴巴笑着说道:“老夫终于能够安心的在府里调教孙子们了。” 样子实在太过讨人嫌,杜老丞相就嫉妒了。 杜老丞相看不得这位同僚的好心情,看吧,这么多年都没有看到过这货笑的这么真了, 就是圣人也忍不住抿抿嘴,可不是谁都有这份福气的,挽留这位老臣:“老尚书怎么能有这种想法呢,合该父子三人齐心为我大梁在好生的奉献几年的,还是华爱卿这赋做的好。” 好吧圣人新学了一个词叫奉献。 华老尚书听到二儿子就心律加速,那是真的觉得不大好,几十年的君臣,就要致仕的老尚书难得诙谐的真实了自己的一把心情:“不怕圣人笑话,老臣真的是力不从心,就老二那个样子,老臣看在眼里,那是膈应在心里,实在比不得圣人的眼光独到。” 没有老二的事情他老人家也认为还能陪在圣人身边奋斗个十年八年的,可如今真的不想在看到儿子各种糟心了。 圣人抿嘴,倒也能理解,尚书府一门的才子,靠的是真才实学出仕效忠朝堂。 他家华爱卿虽然也是凭着真才实学入朝的,可就是这个发迹的原因走的是偏门,偏偏还是个造福子孙万代的路子。 老尚书注重学识,看不上眼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哦,这么多年的君臣,朕还是头一次与老尚书意见相左呢。” 老尚书不得不开口:“臣不敢,只是老臣的欣赏水平没有陛下那么高而已。” 圣人同杜老丞相跟着畅快欢笑。 杜老丞相:“尚书大人莫非是在变着方的捧你家二郎不成。” 圣人跟着说道:“老尚书的赞美朕就收下了,不过好像占了华爱卿的光了呢。” 老尚书一张脸那真是有点扭曲,他真没有这个意思,就是违心的恭维了圣人一番而已。 圣人同杜老丞相给老尚书找不痛快,那是诚心的,谁让他们嫉妒这位共事几十年的老友就快享清闲了呢。不挤兑他挤兑谁呀。(未完待续。) 笔趣阁手机端 http://m.biquwu.cc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