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封建官衙文化-《官易同道》


    第(3/3)页

    叶云清附和着,说,是啊,对联作者身为地方官,能自觉与百姓一等,视百姓为衣食父母,的确难能可贵。看来封建时代有的官员,比我们现实中的某些官员强多了。

    章海明说,今天参观了郦城县衙,让我感触颇深啊,我们华夏是官文化的故乡,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像我们华夏这样,把官僚体制发展到如此纷繁的状况。一座郦城县衙,半部官场文化呀。

    岳浩瀚接话,说,我真惊叹这里的匾额楹联,语言精练,寓意深刻,笔力遒劲。楹联匾额无处不在,立意不离官德官箴,幅幅堪称匾额楹联的佳作。难怪去年我妹妹她们到这里来,还用心地把这里的对联全部抄录了下来。

    众人发表了一通感慨,看看时间已经中午十二点多了,岳浩瀚提议大家到县衙外找个餐馆吃中午饭,在从三堂返回的时候,经过大堂旁边的账房,岳浩瀚发现账房的门前廊柱上同样写着寓意深刻的楹联。

    东账房是管理财政的部门,相当于现在的财政局,门前楹写道:“廉不言贪,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意思是告诫管理库银和库房的官员,履行廉政,就不要讲自己清贫;要勤政,就不要讲自己辛苦。

    西账房也就是库房,相当于现在的国库,门前楹联写道:“一丝一粟,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意思是,一丝一粟,关乎你的名节;一厘一毫,都是来自百姓的血汗。

    大家出了县衙,站在大门口朝着左右观察了一下,商量着,准备到县衙东边不远处的一家餐馆里就餐,当大家经过矗立着的一块石碑跟前,章海明教授被石碑所吸引,弯着腰开始仔细看着上面刻着的字迹。

    岳浩瀚见章海明专注的样子,也跟着促了过去弯腰看着,章海明偏着头看了眼岳浩瀚,说,浩瀚,你仔细看看,这个就是县衙的《三院禁约碑》,我们刚来的时候没注意到。

    岳浩瀚问章海明,道:“章老师,这个《三院禁约碑》有什么说法?”

    章海明道:“我之前查过资料,这块石碑应该是明代万历年间的。郦城这个地方由于是三省交界的地方,地理位置非常的特殊,所以辖区内的驿站就比较多,以方便过往官员住宿用餐,而当时驿站花费的所有费用都是由老百姓承担。明代后期由于朝政**,官场奢靡,吃喝风泛滥,超标供应现象也十分严重,导致民不聊生。为整治官场**,减轻老百姓负担,明万历三十九年,知县易三才联名县丞、主薄,向驿传道、巡抚、监察御史这三院反应,要求遏制这种不正之风并获得了批准。同时也拟定了四条禁约和一条关于过境官员乘马坐轿、饭菜供应的具体规定,以及违反这些条约的处罚办法,镌刻在石碑之上立于县衙大门之左,永为遵守。因此,碑名便称为《三院禁约》。”

    岳浩瀚认真的听完章海明教授的介绍,又仔细的看完石碑上刻着四条禁约,不禁感叹了一声说:“章老师,这刻在石头上的反对吃喝,反对奢靡和铺张浪费的规定,真是堪称独一无二,真乃是刻在石头上的反腐宣言!”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