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章 地理标志产品-《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book chapter list     天中玉阑两地关系颇为复杂,在漫长的历史河流中分分合合,有过平级,也有过玉阑行署统管两地,甚至玉阑地区本身都分过两个专区,东部光州西部申州,虽然条块不同,但按时兴的话说,能排到一起是有原因的,那个原因就是一样的穷。

    两家搭伙过日子时,还勉强收支平衡,分开之后到现在,彼此发展都严重依赖财政补贴,以至于后来流行“豫东南塌陷区”的说法。

    成功的原因是相似的,失败则各有各的困难,距离省城太远经济发展辐射不到,地区内缺乏有利条件,只能土里刨食等等,可不管怎么说,想要摘掉贫困的帽子,还是得想办法,比如说外出打工,改种些经济作物之类的。

    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出走的人多了,难免素质良莠不齐,做些难堪的事,以至于流行许多顺口溜,一整个否定,叫人不得不感慨,都是缩影,地区是省的缩影,省是国的缩影。

    吴金明属于比较敢想办法的那种,他心眼很活,前几年青云食品委托赖绍收购天中农产品,给他抓住机会,挑着担子走入穷乡僻壤,把散户的农产聚到县里卖给赖绍,他本人能说会道,做事又勤恳,只要跟赖绍的员工定好收购量,就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随着赖绍收购农产成为一个经年累月的招牌,每到水果丰收或者特产成熟,农户往往三五成群自己去询价运输,没有形成收购网络和忠实客户群的吴金明利润大减,渐渐不太乐意跟后来者争抢。

    这种事本来就没有技术含量,无非是靠着信息差和掌握的渠道,现在信息公开,赖绍农产跟收购站似的,有固定联络人和地址,举凡脑子灵活的去县里打听打听都知道底细,他这横插一杠子的活计,注定做不长久。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稍微攒了些本钱。

    吴金明原本想种果树,蔡酥梨、珍珠红石榴、白云仙桃、雷寨西瓜……天中的名牌水果不少,连青云食品做果汁罐头都喜欢来买,可见受欢迎程度,凭他跟赖绍农产负责人处的关系,不愁销不出去。

    但问题是果树见效太慢,三五年挂果都是很寻常的事,技术难度还高,各种病虫害和水肥管理不是庄稼人就一定懂的,即便赖绍农产给他介绍青云农业,说是提供果苗、提供技术服务,都无法打消疑虑。

    本钱少、风险低、利润持续……青农职工大概也能分析出客户画像,事实上这并不稀奇,许多农户都是一样的风格,若说招麦客,一天多少钱带顿午饭,来的都是五大三粗割麦好手,若是购买竹编草编,原材料不值钱,他们也乐意学一学试着干一干。

    时间和精力不是视作成本的要素,需要花钱的工具才是。

    于是,青农便推荐吴金明种菜,自然不能是纯粹种菜,那样经济效益太低,跟同行拉不开差距,不符合青农树立合作标杆的要求,最基础也得是温室大棚,即便吴金不舍得钢管,也可以用竹木土坯,搭建较为古典的温室,以供应冬春新鲜绿叶菜打出招牌。

    可以说是一炮而红,吴金明第一年就大赚一笔,许多人记住他,留他的联系方式,叫他明年还来卖菜。

    青云农业不骗人,费用公道,种子优良,技术扎实等等印象给吴金明留下深刻好感,因此他率先用了田黄麦种,作为一种回报,而青云投桃报李,以溢出市场的价格收购麦子,双方成为战略合作伙伴。

    就结果而言,似有皆大欢喜之意,可论过程,格外艰难。

    传统农耕喜欢自己留种,主粮也好,经济作物也罢,甚至菜园的蔬菜,都不舍得去购买种子,打破陈规陋习,让吴金明这样的人认识到,科技农业带来的强力效果足够抹平成本,增大效益,绝非易事。

    很多农户没有耐心缺乏胆魄,一看到不好就容易退缩,青云不仅要让利,还得展现强有力的靠山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