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果不是对若干年后的那场战争有着纵观全局的了解,张海诺也许会非常赞同海耶的这种观点,但是仅靠潜艇和轻型袭击舰只能暂时扼杀英国的海上航线,甚至让英国本土限于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可单一的战术注定只能应付单一的情形,一旦英国人缓过劲来投入各种护航和反潜措施,尤其是雷达的大范围运用,德国海军的袭击战术就将面临巨大的挑战甚至是失败。 张海诺并没有将自己的认知强加在海耶这样一个出生于19纪末期、经历过一战和战后种种的海军少校身上,而是通过他的见解完善自己在战略上的思路。很快,他发现海耶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对包括鱼雷艇和布雷舰在内的轻型舰船性能及战术了解很透彻,这一点正是他相对缺乏的。 考察团返回德国之后,新的讨论随即在海军高层之间展开,由于对德国何时能够突破凡尔赛和约限制仍没有一个准确的预测,总参谋部最终只是拿出了一个相对模糊的规划方案:未来两年成立一支小规模的秘密潜艇部队,组建以1934级舰队驱逐舰#.舰队,以五艘德意志级装甲舰(最初准备建造5,但后两艘因为英德海军协定而改为更加强大的沙恩霍斯特级)为核心的主力舰队则用来应对野心不断膨胀的波兰人以及西面的近邻法国――若干年后,人们会惊讶发现这样的战略设想是多么的短视,然而此刻除了张海诺之外,谁又能猜到不久前入主帝国总理府的奥地利下士能够让德国在短短数年内迅速崛起为第一流的军事强国并悍然发动世界大战? 1934年6月,张海诺终于得到了他重返德国海军后的第二次晋升:海军中校。相比之下,当gema公司的f型雷达终于安装到巴西籍货轮“力量”号上并开始为期八周的海上测试时,他内心的喜悦比前者更甚一筹,尽管这种试验型雷达还有这样那样的毛病和不足,但当这艘属于施奈德造船厂的远洋货轮在大洋深处航行时,相关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实践测试收集各种至关重要的数据,并籍此来改进他们研发中的实用型舰载雷达。 两个月后,当“力量”号重返德国的时候,一件几乎无可避免的并且影响到整个德国之命运的事情发生了:总统兴登堡在任内逝世,经过内阁投票,希特勒戴上了两个头衔――元首和帝国总理,这意味着他也是三军的最高统帅。 两天之后,国防部统帅和陆海军总司令向希特勒宣誓效忠: “我在上帝面前宣誓,我将无条件地服从帝国元首和武装力量最高总司令阿道夫.希特勒及帝国的人民。我以勇敢的军人身份,保证誓死遵守誓言。” 这次宣誓是史无前例的――从前的誓词只要求服从宪法和总统。这个对某人指名道姓作的誓言,在元首与每个海陆空士兵之间建立了私人的联系。然而却没有哪位军官曾提过一星半点的反对意见,或对此举世无双的措词提出过疑问。 在这天结束前,三军将士人人皆进行了同样的、忠于个人的宣誓。 看更多诱惑小说请关注微信 npxswz 各种乡村 都市 诱惑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