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老夫已经向朝廷递交了辞呈。” 杨文挥了挥手,阻止了吴高要相劝的话,继续说道:“朝廷的事情,越发的看不懂了,你日后也要当心,趁早调回国内吧。” “日后国外的争斗,比国内的争斗还要厉害,你我都是无根之萍,还是尽早脱身的好。不过呢,老夫年岁大了,回老将养老也算是功成名就,你还年轻,最好去兵部或者五军都督府谋个职位。” 吴高听完后,两眼有些出神。 急流勇退。 他有些不甘。 可杨文总兵说的很好,他们属于无根之萍啊。 领兵在外的将领,谁能在朝廷无人,没有朝廷大佬背书的将领,所有人都不会放心,包括皇上,这是政治上的必然,大家都默契遵守的默契。 一朝天子一朝臣。 看来老将官看得比自己长远。 东洋和南洋的利益之争,东洋各地的众人们,都不会愿意旧派停留太久,“耽误”他们的利益。 浦添城。 建于一个珊瑚礁长约400米的断崖上,地势险要。 根据《中山世谱》等琉球官方史料记载,浦添城建于12世纪,为舜天王所建。 在舜天王朝、英祖王朝和察度王朝,浦添城一直是琉球的都城。浦添城内的建筑物曾经过多次改建,历史上未来萨摩藩入侵琉球之际,被萨摩军队焚毁。 由于浦添城地势险要,适宜防守,日美冲绳岛战役中,日军在此建立据点进行死守。 美军发起先后十一次进攻,经过三周时间才攻陷此地。 浦添城被日本列为国之史迹,后世,在浦添城遗址上曾发现中国式瓦当等文物。 老国王的次子,现国王的弟弟。 尚忠眺望着北方。 年轻的尚忠能言能武,少年时期就交好了一帮朋友,随着和朋友们的长大,形成了一帮圈子,令现国王非常的忌惮,无奈的打发边地。 一个有才能的人,随着他的野心,并不甘于现状。 “这把短铳,是上朝军中军官的制式武器。” 尚忠听到后,拿在手中仔细的观看。 “翁盛光,你从哪里弄来的此物。” “我买的。” 尚忠闻言没有怀疑。 洪武朝的时候,上朝太祖皇帝钦此了琉球国一批匠户,这批匠户成为了各国最重要的人,翁盛光就是这批匠户的子弟。 虽然并没有在国内身居高位,可影响力并不小。 百年后。 琉球王国的主要政治势力,就是这批匠户的后代们,包括琉球王国的三司官,相当于国内的宰相,一直被他们把持着,后来萨摩藩的入侵,才导致匠户后代们政治势力的衰退。 这样的武器,以翁盛光家的地位,的确有可能从大明获得。 “这短铳怎么使用?” 尚忠好奇的问道。 尚忠与大明匠户子弟们从小一起长大,关系非常的密切,也是未来匠户子弟们登上琉球王国政治舞台的开端,双方互相成就。 翁盛光上前帮忙安装火药和铅弹。 “扣发此处就行。” 翁盛光最后指了指扳机。 尚忠对准远处,根据朋友的教授,最后发出了火光,手臂为之一震。 城头上的声音,让远处的几名军士吓了一跳,回头望去城头上在主人,见并没有事情发生,这才转回了脑袋,没有继续理会。 “厉害吧?” 翁盛光大笑道。 尚忠回过神来,对手里的武器爱不释手。 如此的神器,果真了得。 “的确厉害。” “既然你有这么厉害的武器,总不能让神器蒙尘,否则岂不是暴殄尤物?” 尚忠眼睛一亮。 都是小时候一起玩闹长大的,互相知根知底。 “你想说什么?” “我知道你不甘于现状,其实我们也不愿意,在我们国家,很早就有一句话,叫吾可取而代之,你是老国王最喜欢的儿子,还有我们的支持,凭什么不能当国王。” 翁盛光诱惑道。 翁家是琉球国后期老牌的政治势力,一直到萨摩藩入侵琉球,投靠了萨摩藩大名。 “郑家兄弟他们愿意支持我吗?” 尚忠不在隐瞒,直接询问道。 “他们家没问题。” 翁盛光打着包票。 其实郑家并没有松口,他们不愿意搅动中山王国的局势,已故的老国王,对他们非常的优待。 郑家兄弟同样是琉球国的老牌政治势力。 这些家族都有一个特点,洪武朝太祖皇帝派来的匠户。 不过因为常年的政治斗争,在萨摩藩入侵的时候,翁家选择了投靠萨摩藩,而郑家在政治上落败了,最后流落大明,谋求朝廷的支持。 可那时候的大明积弊丛生,自顾不暇,自己都没有几天的存在了。 有野心的人不会畏惧失败。 他们考虑的是如何成功。 尚忠和翁盛光表明了心迹后,很快又拉拢了郑家等家族,通过这些华人家族,了解山北王国大明军队的动向,以及当地官员的想法。 吞并山北王国肯定是不敢的,大明军队也不会支持。 但是中山王国的华人们支持的政治势力,希望获得山北王国大明海军将领们的认可,得到了许多人的默认。 于是在山北王国的大明海军未返回的时候,尚忠领着自己军队,突然扯旗造反,先是突袭拿下了伊波城,招降纳俘,军力达到了三四千人。 都城首里得到消息时,已经是第二日的下午。 此时的尚忠,已经带领军队抵达知花城。 知花城同样没有防备。 加上城内的内应,不费吹灰之力落入了尚忠的手中,当知花城陷落的消息传到,中山王国国王彻底慌了,一边催促集结军队,一边让使者去大明军队驻地求援。 越来城已经有了防范,并且忠于新国王,所以抵抗很强烈。 使者坐船抵达了归仁城。 此时的杨文才得知,中山王国乱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