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他们的目的并不是占领此城,主要是摧毁此城的粮草。 为了打败大内叛军,幕府军集结了十几万大军,其中大部分的粮草堆放在后方,包括备中城,是幕府军主要的补给点之一。 打蛇打七寸。 大明的兵部并没有要与幕府军大战的决心,因为国内的形势目前还不允许。 只是呢。 幕府军已经拿下了山名地区。 倭国南部地区,势力最大的原本是山名地区,后来在战乱中,山名地区的势力衰败了下去,取而代之的是大内义弘,也就是大内氏。 大内氏去年的时候,范围不光包括了山名部分地区,还有武田和毛利部分地区,以及九州国的松浦地区。 原本的历史上,幕府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平叛了大内氏。 不过幕府虽然打败了大内氏,却并没有彻底平息当地的反抗势力,为数十年后,倭国历史上名气很大的应仁之乱埋下了伏笔。 此次的战乱,在倭国的历史上被称为应永之乱。 无论是规模还是动静,都不如应仁之乱。 因为当下的幕府实力还很强大,不像几十年后,已经压不住各地的矛盾,但是今非昔比,通过大明的支持,大内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原本的大内氏,指望的是朝鲜。 最初的倭国西部最强守护是山名氏,属于当地人,如今号称倭国西部最强守护的大内氏,并不认为自己是倭国人,他们认为他们是高丽人。 所以他们希望和高丽结盟,只不过高丽并没有伸出援手。 当下的高丽三分。 高丽南王虽然和大内氏联络频繁,可大内氏更需要大明的支援,而且高丽南王也不敢派出大军奔赴倭国,所以如今的大内氏很矛盾。 大内氏很清楚高丽和大明的区别。 借助高丽的力量,他们还能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但要是倒向大明,那么他们未来很难脱离大明的控制,也是当下大内氏和大明一直没有谈妥的原因。 乃至幕府军突破了大内氏的防线,不光拿下了北部几地,并且大有突击到大内氏腹地的态势。 如果没有外力的帮助,大内氏必败无疑。 基于此。 大内氏终于妥协了,全面答应了大明的条件。 九州国归于大明。 大内氏独立。 但是在四国方面,大内氏坚定的要求归于他们,而大明认为四国的旗帜倒向幕府,并不属于大内氏,所以应当由大明接管。 同样的条件,大明也在和幕府交谈。 相比较大内氏的态势,幕府的家老们毫不犹豫的拒绝,终于促成了此次明军闪击幕府军后方的军事行动。 当备中城的粮草毁于一旦的消息传开,准备趁胜追击,两个月内消灭大内氏叛军的幕府军震动了,密集的攻势猛然停止。 幕府的援军抵达后,大明的士兵已经撤退。 只剩下满城狼藉的破城。 能带走的粮草全部带走,不能带走的就烧毁,不留一粒粮食。 “八嘎。” 备中松山的大名小堀远州,望着前方的黑烟滚滚,忍不住破口大骂,内心也慌了起来。 国内的粮食积攒不易。 为了此次的平叛,幕府将军准备了几年的时间,这些年来,大内氏上蹿下跳,不是幕府看不见,而是心有余力不足,暗中积蓄力量。 虽然幕府的粮草并不只此处,可三分之一的粮草被摧毁,还要担心大明神出鬼没的舰队,这个仗没法打了。 —— 倭国本岛南边是九州国,也是一座岛。 九州国的发展,来源于倭国的南北朝,大量的人口和高层迁移到了南部地区,加上失败武士的汇聚,历史上倭寇的主要停留点就在九州国。 在明朝中后期,九州国的实力发展了起来,乃至九州国南部兴起的岛津家族,威逼琉球进贡倭国,在清朝的时候,正式吞并琉球,纳入日本的领地。 目前的九州国,主要势力在北部,其中一部分属于大内氏的范围。 九州国以南。 是奄美群岛,奄美群岛属于琉球王国,只不过因为靠近倭国,而且当地生产力落后,并不是很清晰,大名鼎鼎的硫磺岛就在奄美群岛范围内。 奄美群岛以南就是琉球本岛。 北部是山北王国,中部是中山王国,南部是山南王国。 按照后世部分人对西方的称赞说法来形容。 如果不是大明,这些地区早就充满了战乱,大明的存在,有利保障了世界的和平,所以这三个王国仍然存在,在大明的管理下,互相不敢征伐。 因此大明是文明之光。 至于几十年后,这三国成为统一的琉球王国,并不在讨论范围内不是么。 例如美国的扩张就是历史原因。 总有理由可以解释的。 历史上明朝初期,琉球本岛和大明之间的海域,大明在久米岛设立了真远渤按司,当下并没有,直接由大明海军和当地土著沟通后,成为了大明海军的补给线上重要的维护点。 三北王国的归仁城。 大明海军海外的大本营所在。 上千名士兵正在营区内训练,施行轮休,每班士兵每个月有六日的假期。 几名士兵并没有离开营区太远。 大明海军有十万规模。 其中一两万布置在了琉球,倭国,朝鲜方面,由当地补给粮食。 大明的海军士兵们有钱,不过当地的土著们并没有高级的贸易方式,只有王宫和大臣们才会接受大明海军士兵们的粮票。 他们出使大明,对粮票的需求越来越高。 不过随着商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人带来了商品,土著们也可以通过粮票购买到大明的商品,不知不觉间,大明的粮票已经成为了当地百姓们接纳的货币。 部落头人接待了大明的士兵。 年轻的姑娘们,满怀热烈的眼神看着大明的士兵们。 几名士兵和部落的青壮踢蹴鞠。 蹴鞠是士兵们送给他们的,蹴鞠的活动,也传入了当地,成为了闲暇时的活动。 光着胳膊。 大明士兵和部落的青壮们分成两队,在空地上进行了比赛,头人脸上露出了笑容,笑眯眯的看着他们挥洒着汗水。 “明人讲礼。” 一名首领肯定道。 众人对大明士兵们的印象不错,他们遵守当地的规矩,而且带来了大量的粮票,并且出手大方,送给了部落不少的好东西。 蹴鞠只是一样。 还有锋利的小刀,漂亮的布匹,好吃的牛肉干等。 最重要的是大明士兵们守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