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路途的距离,让双方的消息往来非常落后,哪怕是快马加班,也需要好几个月之久,按照他的规划,至少当下已经确定朱棣的归期。 朱棣在京城,和朱棣不在京城,有巨大的差别。 西征军的主力还留在西边。 国内仍需要大量物资的供应,抽不出更多的余力来应对其他。 除了国内的隐患,还有高丽的隐患,乃至倭国已经发起了战争,幕府军虽然没有如历史中般的势如破竹,却也压着大内义弘的反叛军打。 缅甸宣慰司也不稳。 暹罗也不顾大明的禁令,终于攻打起素可泰王国,不但占领了素可泰城,还杀了昙摩罗阇二世,在他们暹罗新立了昙摩罗阇三世,已经打定主意彻底兼并对方。 矛盾被朱高炽压了几年,可大明毕竟力有未逮。 无论是改革国内,创造资本出国的需求,为大明海外大航海的打下根基,还是国外稳定宗藩体系,都需要尽快结束西征之事。 可以说两父子占据了最好的时机。 朱高炽不用担心军权旁落,朱棣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皇位,父子齐心,互相全力支持,否则西征的事情,没有个八九十余载,别想三五年内稳定。 大明皇帝亲自坐镇西边,还有什么比这更靠谱的手腕。 如果又没有朱高炽。 哪个大明皇帝又能像朱棣一样,离开都城几年之久。 “已经派了人再次去确认,相信要不了几个月,可能信使已经在路上了也说不定,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五六个月,定有归期的消息。” 大明内地与撒马尔罕都司的信息往来,公文传递有许多。 这些都是政务。 朱高炽现在要确定的是朱棣的归期,根据朱棣的归期,才好进行下一步的规划。 杨士奇去了东南亚。 胡广刚被安排去了中亚。 现在的内阁是黄淮主导,解缙主导清丈全国田亩事宜,目前不在京城,正在湖北地区调研。 杨士奇和胡广,属于比较激进的人物,对权力有不少的欲望,并不算坏事,只看如何安排,两人安排去了边疆,为国家立下大功,自然就镀了金身,回国后操持更大的权柄。 可一下子间,两人的先后离开中枢,让朱高炽感到了差距。 要是这两人在,都不用朱高炽自己出手,他们就主动对付那些潜在的威胁。 黄淮此人讲规矩,善于沟通。 可是嘛。 有些方面不尽人意。 朱高炽考虑要不要略过规矩。 规矩谁定的? 锦衣卫那边虽然没有查出实际的证据,可是某些方面,可以看到齐王府的身影,这已经够了。 小道传闻。 齐王府蓄养刺客。 这几个字,加上朱高炽对齐王府的了解,可以让朱高炽做出决定。 总不能别人都上刺刀了,自己这边还在讲规矩,天下还有这么迂腐的人不成,岂不是读书读傻了。 这件事交给黄淮是不成的。 此人治国可以。 那么让谁去办呢。 朱高炽忍不住思考。 交给纪纲是不行的,锦衣卫的存在,已经让许多人无法接受,再让锦衣卫来督办大案,恐怕会引起许多人的恐慌,得不偿失。 金忠去了亦力把里行省,吕震郁新等人也不适合。 勋贵不放心。 耿炳文也不行。 朱高炽最后想到了二舅徐增寿。 大舅肯定是不行的。 徐增寿这些年来名分虽高,可是实权不足,还要为他找个帮手,朱高炽又想到了大姐夫袁容,心思逐渐的明朗起来。 其实袁容比徐增寿更合适。 但是考虑辈分问题,出面的还是徐增寿,袁容在后面做事。 不久。 北平的大明工局先动手。 一切张家商行的订单,合作项目等,遭到了大明工局的减少。 先是拖延结款,北平行省焦炭炼制各厂也把张家送来的煤矿延后,张家的管事发现,他们张家的煤矿其实已经被炼制成焦炭,运送到了别处。 张家的大管事立马与北平炼制一厂的负责人联系。 “你们张家的煤矿,在我们的仓库里,你们可以去看,也可以自行拖回去。” 负责人理直气壮的说道。 闻言,大管事无言以对。 每日进出焦炭炼制厂的煤炭不知道有多少,这个过程里,焦炭炼制厂仓库里的煤矿永远是满的,煤块又没有写名字说明是哪家的。 运输到焦炭炼制厂的火车,经过称重后,双方确认入册,直接倒入仓库区。 主要两种合作模式。 一种是主家在焦炭炼制厂加工,然后运走,有自己的渠道去向,还有一种则是直接向焦炭炼制厂售卖煤矿,后面就不管了。 张家商行不光有煤矿区,还建立了自己的冶铁厂,自然选择前者,利益最大化。 所以根据册子的日期,焦炭炼制厂每个月会定期向张家商行交付规定的焦炭数量,采用粮票结算的方式,这个过程已经合作了十几年。 同时。 如此大批量的交易,税赋等等,也在交易过程中完成。 现在焦炭炼制厂“不炼制”张家商行的煤矿,张家商行如果按照对方所言,把煤炭拉回去,因为生产链上没有这样的工序,还需要单独安排人来采挖,加上运输的成本,还有张家商行的仓库也不足。 处于利益还是储蓄方面考虑,张家商行并没有这样的能力。 这可不是几千斤几万斤的煤块。 更不提张家商行的冶铁厂储备的焦炭储量已经见底,没有焦炭炼制厂的焦炭,各炉都要熄火,熄火后,那些大成本修建的高炉就废了。 简而言之。 焦炭炼制厂的出手,直接让张家商行陷入了灭顶之灾的危机。 从生产链到销路,全体系的崩溃。 “欺人太甚。” 张贤才破口大骂,嘴角上的大燎泡,疼的他几日睡不安稳。 “凭什么不允许我们商人创办焦炭炼制厂,我就知道,大明工局没安好心。” 大明工局放开了许多的行业。 但也有些行业不允许民间资本插手,除了教育行业等,焦炭炼制行业也是大明工局垄断的行业,谁开办就查封谁。 焦炭行业的利益,让许多人眼馋,而这个行业的重要性,人们不是傻子,多少能隐约了解。 不过。 这是十几年来,大明工局第一次对付商行。很粗暴,可却很有力,张家商行毫无反抗之力,人们终于知道大明工局的能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