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商人比中华重工要容易对付多了。 中华重工不但有钱,有资源,还是有权的。 屠龙者终成恶龙。 只有成熟的体系,以及不断的完善过程,才能让宝剑只杀敌,而不是伤己。 解缙明白朱高炽的担忧。 如果算上铁道工程部,工程部等大部门,中华重工直接管理的工人就超过了一百万,跺跺脚,大明就得摇一摇。 “中华重工未来还要继续拆分下去,不过现阶段还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 朱高炽肯定的说道。 光靠市场的自然发酵,哪里有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不计成本的开办了三家蒸汽机货车制造厂,更不会有十一年的时间,建造了近十万里的铁道。 文华殿。 五军都督府,兵部,内阁都在。 朱棣不在,去巡阅京营。 大明六十万的水陆大军,新的军制,以及新的作战方式,配合铁道,和原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何保障京城的安危,已经成为了兵部最关心的事情。 “从三万卫到北平城,至西到亦力把里,至南到广州,以三十个大站,三十个小站为兵站,形成里外三圈的防线。” 金忠指着舆图上的圈说道。 “京城的车站,由京营直接控制,豕勇军控制北站,忠勇军控制南站,各设立一营新军长期轮守。然后是徐州站、上海站、杭州站、同样设立一营。” 大明的铁道网由北至南主要为两条。 一条从大同到太原,然后一路南下郑州、武汉、长沙、最后进入广西,以及在交趾修建的铁道。 一条从北平到天津,然后是济南、徐州、京城、上海、杭州。 杭州到福州与厦门的铁道还未通车,大规模的修建过程中。 然后是四川的成都附近一带,重庆一带,贵州的贵阳一带,云南的昆明一带等,各自从省府往外修建中,先保障行省容易修建的地区开始。 朱高炽看着兵部在舆图上的规划,考虑其中的得失。 铁道的确很快。 可如果有人作乱,同样可以借助铁道,直下京城。 铁道发动的闪击战人尽皆知。 人是最会学习的动物。 盾矛盾矛。 如今到了需要盾的时候。 金忠见朱高炽没有询问的意思,于是继续指着舆图上的铁道网说道:“中线铁道与东线铁道并行,无论哪条线路,都需要经过徐州,同样,南面则需要经过杭州和上海。” “考虑杭州与京城的路途不远,所以第一道防线加入了杭州。” 按道理杭州应该直接修通与京城的铁道。 但是随着上海县的大发展,于是这里成为了唯独以县的身份,修建了大站点的地区,京城和杭州站的铁道,绕了一个弯。 “徐州和浙江火车站,各成立三营兵站,成为京城铁道网的门户。然后是济南、郑州、南昌三大站。” 大站设三营。 除了拱卫铁道,还有保卫地方的目的。京城乃至应天府境内的小站留一营。同样依托铁道网,成为阻止万一发生的叛军作乱的措施。 “铁道上有十五万兵力,剩余三十五万兵力,京营十万,边疆十五万,内地其余行省十万,合计五十万,如果遇到战事,则调动京营和内地行省部分军力,支援边疆兵力。” 五十万大军。 仿佛天下都可以去得。 实际上的确也是如此,只是大明现在的疆域太大了,扩张的步子也太快,看上去四面八方都很稳定,其实四面八方都需要用兵。 “高丽的右军将军李芳远实力最大,目前有我们压着,他还不敢明目张胆的夺王位,还有倭国的幕府,已经和大内义弘势如水火,战争一触即发。” “缅甸宣慰司蠢蠢欲动,暹罗王国征兵备战,大有要吞并素可泰地区的态势,不给我大明插手的机会。” 金忠收到各地传回来的公文。 “如果不是由我们大明压着,天下早已战火纷飞了。” “是啊。” “各地野蛮惯了,仗着武力胡作非为,不懂文明,不爱护百姓,更不知道和平的可贵,需要我们大明的教化,才能有天下的仁义。” 解缙笑道。 自从皇太孙殿下喜欢以文明压人的口气传开后,大臣们有样学样,很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听到他们二人的谈笑,朱高炽倒有些无语了。 大明就是天下的道德楷模。 仁义的表率。 “你们光说海外和西南,我看啊,最大的威胁是西北。”朱高炽出言,打断了众人的笑语。 “皇太孙殿下是说帖木儿?” 朱高炽点了点头,“金帐汗国被帖木儿打败过一次,如今正处于衰败时期,据派去出使回来的李暹所言,那边有个小王国,竟然控制了金帐汗国的税收,长此以往,此国必定取代金帐汗国。” “而帖木儿汗国,因为其阻断了东西交流的消息,让我们并无法清楚了然于心,可多少也能得知,此国如今很厉害,至少能有数十万兵马,我大明虽然不惧,可也需要事先防备。” 提起防备,朱高炽就很头疼。 防备是需要军力的。 东察合台都司人口少,铁道又还未修建好,驻扎的军队多了,需要内地的供应,加上运输的成本,与传统的消耗没有多大的区别。 可如果驻扎的人少了,万一帖木儿改变了主意,提前发动了东征,带着二三十万的步兵,高于步兵数量的骑兵,合记五十万的大军东征,留在东察合台都司的军民就很危险。 最好的方法有两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