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一章 朱元璋的怜悯-《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2/3)页

    道路尽头的茅房,稍微靠里一些,在前方挂着路牌引导行人。

    “听说皇太孙殿下很激动,对此物非常的看重。”

    李道信笑道。

    “这小子,就喜欢胡闹。”

    朱元璋嘴上骂,眼角却在笑。

    街道上。

    男人们穿着各色各样的衣裳,各色长衫的,短褂的,还有工字装,中制装,新服等等,妇女也多了起来,穿着各色的衣裙。

    从秦汉到唐宋。

    漂亮的款式一一被制作出来,甚至为了凸显妇人们的美丽,进行了局部的调整。

    因为煤炭的廉价和蜂窝煤的普及,城中许多平民百姓用起了熨斗。

    衣服熨烫的跟新的一样。

    三三两两的少女结伴成群,手里拿着精美的折扇或者纸扇,身上的挂饰闪闪发光,衬托的活泼可爱。

    还有男女同行的。

    来来往往的马车也各有款式,外部雕刻的许多图案。

    “百姓们过得好啊。”

    朱元璋感叹道。

    京城的街面上,秩序井然。

    两名巡街的巡检丁差威严的走过去,在固定的商铺门口柱子上安装的匣子里,巡检丁差都要勾画自己的名字,每个月尾,巡检司的吏员会更换街道匣子里的点名册。

    今天画圈,明天画叉,后天写甲等,让巡检丁差们无法偷懒。

    缺一个考勤都会扣钱。

    为了避免匣子的丢失,所以特意装在一些商铺的门口。

    商铺的伙计们有帮忙照看的意味,而且有了巡检丁差的存在,保障了地方上的安全,商铺们愿意承担这份并不费功夫的事情。

    “嘘嘘。”

    突然。

    远处传来刺耳的竹哨声,听到动静后的人们纷纷望过去,那两名巡检丁差放下手里的事情,急忙往声音处跑去。

    从军中退役下来的人,身体素质还在,两腿跑的飞快,没有一会儿,就消失在了街角处。

    “黄老爷,我们等一等。”

    李道信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选择留在原地。

    “能有什么事情呢。”

    朱元璋也很好奇。

    不少的人们跟过去看稀奇。

    “别跑。”

    “站住。”

    几个慌张的人出现了,身后跟着好几名巡检丁差。

    有两个被扑倒,与身后的巡检丁差纠缠,还有一个拼命的奔跑,跑的脸色都发白了。

    “再跑就开枪了。”

    那人仿佛听不懂。

    他身后的巡检丁差掏出了短铳,不过繁华的街头,巡检丁差并不敢开枪,短铳的准头可不够好,伤到了路人,他也跟着完蛋。

    见吓不住对方,那巡检丁差只能收起短铳,继续跟着追上去。

    李道信使了个眼色。

    远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