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文官们的恐惧-《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


    第(3/3)页

    怎么突然有人敢这么大的胆子。

    应该是自己吧。

    朱高炽忍不住想到。

    朱元璋老了,放权多年,人是健忘的,更是会猜测的。

    太子远在万里之外。

    皇太孙名不正言不顺,反而是最有利的时机。

    只要圣人出了意外。

    无论是广东的朱允炆,又或者其余的藩王,都具备号召力,至于打不打得赢。

    在结果没有出来的时候,谁也不觉得自己会输。

    “大哥,你要办到什么程度?”

    朱高燧问出了关键。

    朱高炽沉吟。

    天下有多少对自己不满的人呢。

    大户里面来算,十家至少有三四家是有的吧。

    还是自己保守的猜测。

    但不满归不满,难道就因为人家内心不满,所以要杀别人的全家不成。

    朱高炽笑了笑:“参与的人一个不放,而没有参与的人,不能牵连无辜。”

    朱高燧摇了摇头。

    “大哥什么都好,就是你对下面的人太宽仁了。”

    “时间是良药,能改变人们的想法。”

    朱高炽没有在意。

    正如天下之言,君为父。

    既然为父,就不该仇视子女。

    那么到了工业化社会,内阁制度的健全,错的就是内阁,君虽然不再是父,可君也不会在错了。

    君代表民意,根据民意来惩治内阁。

    可目前还没有彻底进入工业社会,那么自己这个君就还是父。

    天下人的共识。

    想要打造强盛的文明,就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前提是遵守人们的共识,而不是破坏诚信。

    嘉靖为何不杀海瑞。

    因为嘉靖认为自己是天下的君父。

    乾隆为何杀害上奏三条治理良策的大臣,因为乾隆不认为自己是天下的君父。

    简而言之,认为是子民,与不认为是子民的区别。

    所以朱高炽不会像清朝一样治理国家,以杀戮来治理内部矛盾,而是选择以治理问题来解决矛盾。

    没有几日。

    山东坐镇多年的朱高煦也入京了,三兄弟团聚文华殿。

    “大哥让我去广东监视朱允炆那小子?”

    “不。”

    朱高炽笑道:“要辛苦你去广西。”

    朱棣在年关的时候,应该也就回来了。

    明年年初,安南也要开始闹事,正好让朱棣和朱高煦父子俩去收复安南。

    朱高炽有些不好意思面对朱高煦的目光。

    自己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使唤人家,一口气也不让别人歇歇。

    实在是时局不等人啊。

    文官的能力,朱高炽不太信任。

    安南之战,明军打的很漂亮,可是战后文官的治理却太差劲。

    思来想去。

    到底还是自家人好用些。

    也就多辛苦朱棣吧。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