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吃着为他留的饭,老汉在一旁问道:“报上名了?” “已经报了,卫司佥事官说等通知。” “这段时间,把老子交给伱的本事好好操练,等到了通知,还需要考核的。” 老汉吩咐道。 老大狼吞虎咽,一边吃一边点头。 过了一段时间,北镇外。 两千余名十七八岁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整齐的站立于北镇的校场上,每个人都熟悉口令。 然后是举重,骑术,弓术,火器的考核。 辽东都司的官员和当地的将领,啧啧称奇。 “每个人都是好苗子啊。” “可惜只招一千人。” “我们这能有一千个名额,还是郭公的情面呢,否则能有三五百已经顶天了。” 当兵好啊。 当兵的待遇和地位,那是第一等的。 谁不抢着当兵。 北方十一行省一地区,有多少军户,这个数字从来不透漏过,因为属于军事机密。 但许多人都猜到,军户的规模比洪武二十五年至少翻了两倍。 僧多粥少。 想要当兵真不是那么容易的。 “又识字,还能算数,武艺娴熟,力气大,懂军令。”一位武官掰着手指头数道:“各个都是军官苗子。” “放在往年,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有部落说我们只不过靠着武器厉害,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就算用冷兵器,咱们如今的明军也无人能敌。” …… 金州。 倭国来的使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这么大的船,早已震惊的合不拢嘴。 早就听闻过上朝的强大,如今眼见为实,再也没有了侥幸。 “我们不支持大内义弘发动战争。” 大明官员笑呵呵的说道,他的身旁是金州林场的负责人马报周,以及十八商行的几名东家。 倭国的使者偷偷看了眼平田增宗。 平田增宗跪坐在地板上,低着头不理倭国的使者。 他是十八商行的人,跟倭国没有什么关系,领取了大明的兵牌,归金州海军指挥。 倭国的使者内心气愤。 上朝的人就是盼着倭国保持现状,好让十八商行借助倭国的国情,每年运往金州大量的人口。 男的当做阉工,女的为他们生儿育女。 让人敢怒不敢言。 “可叛将足利义满兴兵讨伐我主该当如何?”倭国使者无奈的说道。 双方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 他的主上处于下方,必须先发制人才能获得优势。 足利义满是幕府将军,但在大内义弘他们眼中是叛将,是野心家,并不被他们认可。 “十八商行会保障倭国局势的,绝对不让大内义弘阁下受到伤害。” 马报周笑道。 根据新的计划,大员开发工程即将启动,对于阉工的数量不但不会消减,反而会直线上升。 倭国不会统一。 因为大明不允许。 历史上,今年的大内义弘发动叛乱,最后被幕府消灭,让倭国的国事稳定了下来。 需要百年后才拉开战国的大幕,朱高炽可等不了那么久,那么维持现在的局面,就是重中之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