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要以最凶狠的手段,狠狠的恐吓住官员们,让官员们自己掂量掂量。 但这毕竟只能解决一时,而无法长久。 随着朱元璋的病逝也就人亡政息。 社会资源分配模式,核心不在于制度,而在于百姓们自己,伟人非常明白这一点。 只有百姓们懂保护自己的利益,才能让社会资源分配模式落在实处。 人人都希望别人去奋争,自己等着坐享其成。 那么社会资源分配模式必然失败。 “所以要发展精神文明建设。”朱高炽没有因为朱元璋的轻视而动摇。 朱高炽有信心。 因为大明和后世不同。 后世已经进入了世界村的生产力发展模式,而且中国的人均资源远远不如列强们。 这些都是核心问题。 并不是中华文明的潜力弱与西方,而是因为西方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在世界上占据了太多的资源。 靠着数百年在世界的侵占,无论是土地还是矿产资源,以及被他们控制的世界能源,都让中华文明的竞争充满了阻力。 但现在是大明初。 中华文明没有外部生产力竞争的威胁和打压,相反,中华文明屹立于世界之巅。 那么在共同发展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上,朱高炽有信心可以两条腿同时走路。 “新曲和新戏,并不是我凭空推出来的。” 朱高炽自信的说道。 “新曲和新戏的诞生,是因为工人和百姓们的喜欢,唱出了他们的期盼,所以才有了势不可挡的推广。” “因为百姓们喜欢看,喜欢听,这才是根本。” 朱棣露出了笑容。 仿佛又回到了几年前,儿子跟他讲道理的岁月,如今轮到了他祖父,朱棣偷偷看去朱元璋。 朱元璋沉思。 “在以人为本的过程中,新曲和新戏,以及北平兴起的大量社会活动与赛事,都是精神文明发展的成果。” “当新曲和新戏响彻大明的那一天,所有的百姓们都喜欢的那一天,就能证明精神文明的道路一直在发展。” 朱高炽永远记得工人眼神里的自豪,坚定,幸福,发自内心的笑容,精神抖擞的外貌。 诚然。 发展的过程中,总有不少的遗憾。 可新歌新曲永不过时。 因为这一直是人们的愿景。 “无论是工业发展的以人为本,还是农业的大片井制度,还是鼓励的社会活动。”朱高炽坚定的说道。 “目标都是为了让人们齐聚在一起,看着新戏听着新曲时,内心能高涨起幸福。” “我深信这一天一定会到来,并且不会太久,正是父王曾经说过,斯民小康,方与民同乐!” 斩钉截铁的语气。 朱棣和朱元璋都安静了下来。 良久。 “老咯,没有年轻人的魄力了。”朱元璋回过神来,随后离开了文华殿。 朱高炽看向朱棣。 朱棣点点头:“你想要在南方行粮点,反对声音很大,不过放手去做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