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七、兀术拱卒,赵佶失据-《大宋风华》


    第(3/3)页

    “陛下欲弃京师奔蜀,而今蜀亦乱矣,金人聚兵于北,朝夕可至,陛下欲何以对?”吴敏第一句话便是质问。

    赵佶皱着眉道:“奈何?”

    “陛下实在欲走,且听臣一言,上回陛下出京,大理少卿李纲曾与臣言,陛下欲效天宝旧事,奈何不用唐肃宗,臣请陛下召李纲问对!”

    吴敏是在借李纲之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赵佶你要逃可以,但是逃之前,先给大臣、百姓们留下一位皇帝,由这位皇帝带领众臣文武抵抗金人,平定蜀乱,应付危局。

    赵佶默然无语了好一会儿,然后勉强道:“朕知了……卿且去。”

    打走吴敏之后,赵佶懒得再见李纲,命其退下后,独自召来李邦彦,满脸都是郁闷地道:“朕欲离京,可吴纲建议朕传位于太子……李卿以为如何?”

    李邦彦的心狂跳起来。

    这对他来说是机会!

    因为被郓王冷落,所以他又转投太子,只是此事隐秘,别人不知,否则的话,赵佶也不会来问他这意见。

    他很清楚,赵佶现在想要重新起用蔡京,若真如此,他什么时候才能在相位上去坐上一坐?

    相反,若是太子赵桓继位的话,赵桓身边只有小猫三两只,他李邦彦就算重量级人物了,宰相之位,哪怕不能象蔡京一样一人独大,也可以混个门下侍郎或中书侍郎干干!在神宗改制之前,这可就是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这一点,李邦彦与蔡攸有共同点,哪怕让赵佶退位,也不能再让蔡京复相。

    不过李邦彦明白,赵佶虽然已有传位之心,可意愿并不坚决。

    他沉吟了一会儿,然后道:“臣不知吴敏所为者何也,是为国为君耶,亦或是图求定策之功以为个人富贵?”

    “此话何解?”

    “若是为国为君,陛下传位太子,仍不失上皇之尊,自可悠游嬉戏,而无政务冗烦。陛下既为天子之父,所欲所求,天子以孝治天下,安敢不从之?若是为个人富贵,则陛下恐怕就要追究,其是个人私心,还是幕后有人指使了。”

    赵佶听了之后,连连点头。

    他虽然不喜欢政事的麻烦,可也不愿意放弃权力。这对他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容易做出的选择,可是如今面临的局面,却又让他不得不选择。

    想到回京时听得沿途百姓的言语,他实在不愿意在京中多呆了。

    沉吟了会儿,他令李邦彦退去,然后再度召吴敏来,不等吴敏施礼,他就说道:“方才卿所言,朕深思之后,觉得甚为有理,朕欲以卿为门下侍郎,以佐太子,卿当勉之!”(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