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七、兀术拱卒,赵佶失据-《大宋风华》
第(2/3)页
对了,有一个办法!
皇帝经过西京时,他或许有机会去拜见,那时他可以向皇帝请求召对,他要和赵佶提议拨乱反正,把大宋纠正回正确的道路上去。
只不过不等文维申想明白,到时如何想法子请见赵佶,又有一人神情慌张地跑了进来:“不好了,不好了,蜀地……民变!”
“什……什么?”
众人目光都看向那盛鼎,方才这厮才说的,但愿蜀地别出什么事情好,结果现在蜀地就乱了?
那盛鼎忙摇手:“和我无关,和我无关,非我所为!”
“自然不是你所为,你哪里有这等本事,听急报说,是一个叫钟相的人所为……也不知此人是何许人也!”
“这是要天下大乱了,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大治蜀未治……”有人嘀咕道。
文维申呆在那里,好一会儿,面上露出一丝复杂的神情,原本他对赵佶弃都而逃的行为很瞧不上眼,现在好了,赵佶不可能跑到四川去了。
这消息应当正在急送汴京,肯定会与赵佶在半路上会合,也不知官家接到这个消息时会是什么样的神情。
赵佶接到这个消息时,神情自然是震惊、震怒和恐惧。
他得到的报告,比起文维申等人道听途说的要详细。四川的乱子,也与京城如今面临的窘境有一定关系。
因为金军大举南下,朝廷无力抵抗,又筹不到足够钱粮招募壮勇,所以向天下出勤王诏令。四川虽是蜀地,却也积极响应,当地军士集结准备入京勤王。但勤王总需要钱粮,否则千里迢迢地怎么走,钱粮从何而来,自然是搜刮百姓。于是百姓苦不堪言,一些原本聚集起来也准备“勤王”的人,甚至直接变成了流寇。
此时有寓居于四川的鼎州人钟相,自六年起便在蜀地办乡社传圣教,乘机利用百姓的不满而举事。他们打出的旗号,也是要入京勤王,但却不向北行,而是调头南下,围成都府。那些被官兵骚扰又早就积聚不满的百姓,群起响应,声势瞬间扩大,聚众已有十余万!
一些官兵,闻道伐辽、战金,禁军屡屡失利,生者十中无一,也不愿意北上与穷凶极恶的金人作战人,也们乘机投靠钟相,壮大了钟相的实力,也为钟相提供了一大批的军械。
如今成都府往北的府县几乎尽数被钟相所攻克,就连这告急的消息,也是绵州代传。
这样一来就尴尬了,继续西行已不可能,赵佶只能回驾京城。
他出京时弄了群臣措手不及,再回到京中,想要出京就难了。而且回到京中时,哪怕坐在御车之内,赵佶也可以听到外头百姓的叫骂声——京中百姓,对于这位花天酒地欠了无数债、面临危机时抛下满城百姓不顾的官家,实在是伤透了心。
回到皇宫之中后,便是一个又一个重臣请见,赵佶一概不见,但当他收到吴敏与李纲的请见折子时,却动了一番心事。
朝中重臣会说什么,他基本能猜到,可是吴敏乃给事中,李纲为大理寺少卿,官职上都只能算是中阶,还不能说是高官。与李邦彦、王黼等不同,这二人都任过实务,做的还很不错,特别是李纲,更曾经侦破艮岳纵火案,给赵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希望这二人能够说点有用的东西。
赵佶并不知道,在他回京之前,蔡攸就已见过这二人。
当吴敏和李纲被召来时,两人并不是一起见赵佶,而是分别奏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