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王进福到了院儿里,把包袱交与儿子,低声嘱咐:“安生住下,小心听老爷使唤,莫出纰漏。你那武功也别练了,过俩月爹找个由头来看你。”说完和牙人一起往外走。 王正阳眼睛湿湿的,站在大门台阶处,看着爹拐入另外的巷子。爹的腰板儿依然粗壮,只是脚步看起来有些疲惫。 回到院儿里,张奶娘在台阶上又招手让他进去。 只剩高老爷一人,没有了方才的笑意,边低头喝茶,边翻着眼白,“离晌午还早,各处人手都已布排,你今日将宅院内外、犄角旮旯都打扫了,先去听张奶娘指派。” 王正阳作了个揖,跟张奶娘出去。 高老爷背后嘀咕,“真是读过两年书的,比那些庄户懂点儿礼数。” 出了内宅门是外院,大门两边是长排的南房,西边几间搭着带拐角的大通炕,靠墙摆着一个个黑不溜秋的铺盖卷,散着臭哄哄的味儿。 张奶娘说:“这是伙计、雇工们住的地方,冬天柴草不够,冻得受不了就往灶坑里添一筐干马粪。看你穿得干干净净,又读过书,自个儿睡杂货屋吧。” 挨着住处是伙房,张奶娘说,每日外院天蒙蒙亮吃饭。 大门之东依次是杂货房、草料房、马棚。 杂货房里堆着年节用的灯笼、烛台、桌椅、坛罐之类,落着厚厚的一层灰尘,一条小土炕刚好能放下被褥。 土炕边有个小泥炉,看起来不能用了,好在天已转暖,应该能捱过这一段时日。 张奶娘说:“你先把铺盖放这儿,跟我去认认别的屋院。” 里院西厢房只有张奶娘一人住,边上的西耳房是家里老爷、太太、小姐放净桶的地方。王正阳跟着张奶娘,心道:跟我说这些干什么。 东厢房平时没人住,每月老爷与各店的掌柜们对帐都在这里。 里院的东西还有两个大跨院儿,西跨院住的是二太太,东跨院是三太太。 张奶娘道:“这些地方,还有大门里外,都用小扫帚扫一遍,扫完再去收拾你的杂货屋。我早晚给六、七口儿做饭,三个院的杂活都我干,我呆会儿跟老爷说说去,把你留在宅里,帮我分担些,比你去外面当伙计,挨人数落强。” 王正阳道:“我爹说,让我来当学徒学手艺的。” 王正阳拿着个扫帚和柳条小簸箕先扫里院。 西院的二太太有个满地跑的女儿,东院的三太太是个襁褓中的儿子。 这时大太太出来大声责怪,“你扫院成了埋黄烟儿,咋不知先洒点水,慢些扫。” 王正阳:“太太,我到哪里取水?” 太太扭脸儿皱着眉,“你不会问张奶娘?啥都得给你现成,扫院还得跟上人伺候?” 王正阳去西厢房前喊张奶娘,人不在。 想是在后院里择菜做饭,他方才见张奶娘从屏风后的门走,便推开正房的门要进去。 却被大太太喝住:“不许在正屋进进出出的,进屋前先请告,东家跟小姐住的屋,外人不许随便进。” 见王正阳还不知所措,便喊道:“东西跨院儿都有门通后院。” 王正阳往跨院走,太太在屁股后抱怨,“干点儿小活麻烦成这样,老爷咋不找个养熟的小伙计来。” 长这么大,在家里干点活儿,爹娘都是夸起来没完,此时被这个女人盯着脚后跟数落,王正阳心里一阵窝火。 脚下快了些,从东跨院儿的小门三两步到后院,张奶娘端着陶盆见他一下闪进来,被吓了一下。 “张奶娘,太太说院里洒点水再扫,我来寻个盆。” 张奶娘神态恢复了正常,“就端这盆水去吧,洒水时手指叉开,水花才细小。这三个屋里用水都在后院,前院伙房也有水缸,那里舀水也行,完了把盆还我。” 在家时王正阳也常扫扫屋地和院子,使水都用王进福不知哪里淘换来的一个铜脸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