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新知府敷衍接风宴 着便装察…-《阳光下的平阳府》


    第(1/3)页

    那同知又躬身道:“大人,此地至府衙尚有三十余里,当得落日前到了。此时已近中午,请大人和随行在此打尖,饭食都已备好。原谋划在前方官道旁村庄处,但怕扰了知府大人清静,考虑再三就选在了这里。另预备了两坛酒,供知府大人和各位随行大人小酌。乡野之地,简陋了些,大人勿怪。”

    知府大人听完一挥手说:“随我来的除了夫人便是家仆,无娇惯之人。官务在身,路途跋涉,饮什么酒?快吃,吃完赶路。”

    王进福眼角偷偷一瞟,另一边与众差役、老爷们分开的一个衣着华美、仙女模样的女子,正坐在伞下喝茶,两个俊俏的丫鬟贴身伺候着,边上两个带佩刀的仆人向外站着。

    还是大桶装的白米饭、白菜炖猪肉片儿,王进福又三下五除二抢吃了两碗。

    知府改骑了马,府里来迎接的几位老爷本是坐轿,也不得不跟着换了马。轿夫们抬着空轿,速度也就快了些。

    就这样,赶到府衙时太阳已经落了,只在平阳城的西城墙上留了一片亮光。

    当晚,平阳府衙内张灯结彩,大摆宴席,众官为邓知府接风洗尘,同知、通判、推官、六房主事和副主事俱到。

    席间,众官一一自我介绍,但二十几个下属邓知府哪能都记得住,好在推官已准备好了一个贴子,上书各位官员任职所属。

    往日在吏部任郎中,上传下达,埋头文案,此时他觉得真需要一个贴身的人帮他打理。

    转念一想,我本是吏部邓郎中,当年苦读经书,以博闻强记闻名于京师,这点事务还能难我不成。

    于是清了清嗓子朗声道:“诸位同僚,本知府受圣上所托来平阳,所愿与众位一样,经营好平阳一府之地,为朝廷出力,为圣上分忧。未到任之前,皆依赖诸位恪尽职守,才得我官府行事有序,百姓安宁,足见众位的能为与忠心。日后自当仍依仗各位,共担重任。”

    户房李主事在前任离去和邓知府未到任期间,受布政司命,协调府中事务已三个月有余。

    此时起身作揖道:“大人英才平阳众官早有耳闻,今受朝廷委任来此,实为我等和平阳百姓之福。此次路途跋涉两月余,虽我等翘首以盼已久,但大人是否先歇息几日,等一路风尘散去些,身体缓将过来,再检阅各项日常事务。”

    邓知府确实疲惫之极,再接了下属的一番敬酒,脑子已经有些乱。更兼路上已有了主意——刚到这一无所知之地,他什么也做不了,先稳下来看看,察一察这里的日常市井、农桑再做道理。

    于是接道:“就依李主事所言,我这一路颠簸过来,难得睡个通宿的觉;今日虽已到家,仍觉得明日会启程。我就先偷懒几日,府内各项事务仍仰仗各位一如既往,拜托。”

    户房的范副主事也参加了这次接风宴,但除了自我介绍,没轮得到他说话。

    一干官员依次道别,邓知府已经觉得有些麻木了,泡了泡热水澡倒头便睡。

    次日醒来,焦红的朝阳已经染红了窗户。

    夫人倒比他起得早了,立在床前对他说:“老爷睡得好觉,妾候了半个时辰,父亲从京里差来的家仆已在门外等多时了。”

    原来,自邓知府一行人启程后,身为吏部侍郎的易成浩思来想去,觉得女婿去到人生地不熟的平阳独立支撑,须得有个忠心得力的人随时在左右才放心。

    就派跟随自己多年的一个仆从带足银两,随后赶往平阳府听邓知府夫妇调遣。

    虽晚出发了二十来日,但一人一马一路没有耽搁,与邓知府一前一后赶到了平阳,因为见主人已睡,不敢打扰,就待到次日早起门外听候。

    一听是岳丈派来,披衣坐床上唤进来。

    此人姓何,三十几岁,由于是岳丈的贴身仆从,常年跟随不离左右,与邓知府及夫人也很熟,只是无多交谈过。

    老何随带一封信交给邓知府,岳丈信中告诉女儿女婿,所带一切人与物,全部留平阳府听用,不必遣返京城。老何随家十几年,忠心无二,且有一身功夫,亦识得字,可放在身边当心腹使唤。末尾嘱道:吾儿吾婿,此任平阳,须步步为营,胆大心细,行光彩能为,以昭臣子之忠心,勿负圣上,勿负吾之所期。

    邓知府读完信,想到岳丈先是派四个带刀仆人携几十匹杭缎跟随,这让他与沿途官员相见时多了分礼仪。

    此时又派心腹紧随而来,恩师和岳丈该做的都做了,就看他如何在平阳府造化了,一时不胜唏嘘。

    将信交于夫人收了,道:“老何来的正好,没空儿歇息了,今日随我外出。”

    用罢早餐,换上便装,带了老何信步往平阳府的大街而去。

    衙门附近和店铺门口,不少人凝神打量着,一个身材修长、气宇轩昂的官人款款而行,后面跟着一个挎刀的精干壮汉。

    邓知府打量了下自已,忙又带老何回府,无奈夫人帮他找了半天,却没有一件百姓样的衣服。

    老何在边上说:“老爷,这市面上穿七、八成新绸缎的也多的是,只是老爷气度不同凡人而已。若要装得像些,当换风尘一些的薄底靴、系条旧些的丝绦,假作商贾;我去除兵刃,肩上加个褡裢跟在老爷身后。”

    邓知府摆手,“赶紧去办。”

    二个换了装束重新街上走,果然不再引众人注目。

    见一家门脸儿很规整的店面,挂着“文墨斋”的匾,踱了进去。

    一个穿青绸袍、戴四方巾的中年男人,拱手道:“客官是选些经书还是挑些四宝?”

    邓兆恒说路过,进来随便看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