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苦恼-《混迹在嘉庆初年》
第(2/3)页
乾字营参将刘习起身道:“常言道兵不厌诈,若是果真如此,我们可趁机假装投降,再趁机下山,一声令下,和匪寇短兵相接,拼个你死我活,我看也不是不可。”
站在一旁的鲍铁听后,道:“刘将军是不是以为那些匪寇都是跟你是一个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对我们有情有义不成。再说了,我鲍铁生是一条好汉,宁愿死也不向匪寇投降。”
四位参将在帐中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摇曳的烛光映着王总兵青白的脸,呆滞的眸子里有两团小火苗正在沸腾地燃烧。听着各位参将们的争论,王总兵脸色越来越难看,突然脸一沉,“啪”的一声,狠拍圆木椅柄,气恼道:“既然攻不能攻,守不能守,退又不能退,难道我们在这里等死不成?”
大帐内霎时静了下来,鸦雀无声,众人纷纷垂头不语,恐怕稍一抬头,会被总兵大人怒火冲天的目光射杀掉。王世长很少在众将面前发火发威的,若不是逼不得已,他也不会勃然大怒,令人生惧。
刘铭祺静静地坐在大帐的一角思考着,希望凭他后世者的智慧帮大清兵摆脱死亡灭军的厄运。
王总兵稍微控制了一下情绪,一双带电的眼神在众将中扫了一圈。此时,他心里明白,时势造英雄这句话的分量,眼下唯独希望在生死危急关头,能有一二位有才智有胆识的将帅之才显露出来,想出尚好的计谋,解救燃眉之急,败军之危。
忽然,王总兵的眼神停了下来,顺其寻去,目光坚定地扫落在坐在帐中最后面的刘铭祺身上,开口问道:“刘千总,你有何高见呢?”
刘铭祺忙躬身站起,通过将将的衡量对比,略显胸有成竹地拱手道:“总兵大人,几位参将大人所言,各有利弊。但唯一让我们不战而溃的理由无非是匪寇所拥有的震天大炮和他们组建起来的那支武器精良的火枪营,否则凭借总兵大人英明神武的指挥和四位参将大人的征战之术,早已将匪寇们剿灭干净。如今我们攻也不是,守也不是,退会康襄城更是万万不妥,并且我们的粮草丢失,恐怕更是难以为继。如此耗下去,将是必死无疑,为今之计……”刘铭祺话说一半,转身走向挂在大帐内一侧的域关山战略示意图旁,众人的目光也随之移了过去,那些半天都没抬起过头的游击,守备大人们也趁机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脖颈,感觉舒服多了。战略战术倒不是他们关心的重点,最重要的是能将自己的脖子趁机动上一动,才是重中之重。
刘铭祺指着域关山战略示意图,接着道:“权宜之计,我们暂时不与敌人正面交锋,避其锋芒,即刻拔营起寨,从域关山侧面绕进山内与匪寇迂回作战,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之势,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其利一,我军在此牵制匪寇,他们不敢轻易围攻康襄城。若是匪寇胆敢冒险围城,我军可联手于康襄城内的提督大人两面夹击,就算匪寇有火炮和火枪等强大火力,也同样受不了腹背受创的夹击。其利二,我军粮草虽已丢失,不过,域关山地源辽阔,山内野物足够我们猎食半月之期。其利三,我军隐于暗处,可趁其不备,再趁机偷袭灭匪。”
刘铭祺话音刚落,众人茅塞顿开,均都认同,对他所提出的战略战术,全都举双手赞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