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老孙头的过往-《卷战袍以盖山河》


    第(2/3)页

    啊...这,曹霜絮脸上浮现出自责之色,她没想到这人竟有如此悲惨的遭遇,联想到与他初见到今日,自己的种种表现,想到他当时只是无心之举,自己却提刀不停追砍,她本质上仍是个善良的姑娘,此刻难免有些自责,尤其是看到王令在提到阿爷惨死时眸光明显黯淡下去,心里好似有一根刺,呼吸都变得沉重了。

    “抱歉,我不是故意戳你伤心事的...”曹霜絮歉疚道。

    王令目光流露出哀伤的说道:“无妨,这不怪你。”

    话音未落,他忽地扬起头颅,在曹霜絮眼中,王令的这个举动,就好似不愿在她面前落泪,心里不由得涌现出难以言喻的忧愁。

    其实哪有什么眼泪啊,就连他那套死里逃生的说辞也是漏洞百出,若非万人以上的阵仗,哪那么容易依靠装死蒙混过关,久经沙场的军人打扫战场时,会用长矛或佩刀在尸体身上捅两个窟窿,防的就是有人借尸还魂,他也就只能糊弄糊弄曹霜絮这个不谙战事的女流。

    此刻王令心里想的则是,人生如戏...人生如戏啊!

    只可惜这世上没有眼药水,不然他倒是想来上两滴,做戏做全套才对味。

    曹霜絮哀叹一声,有意打破这沉痛的氛围:“既如此,我便与你说说九庵先生的往事。”

    王令闻言,也不仰头了,一扫脸上的阴霾,目光灼灼的盯着曹霜絮,等待她的下文。

    他这么一搞,反倒是曹霜絮有些错愕了,可一时半会儿又分不清是哪里不对劲,只得继续说道:“九庵先生,原名孙启毫,字文渊,他本是京城人士,八岁就已通晓古今诗词经赋,十一岁便已是秀才,十四岁在白水寺举办的文会上力压群儒,夺得魁首,同年中了举人,转年春闱一举考得贡士。”

    听到这里,王令心里惊呼,这这这...真的假的啊?可我上看下看,他都是个猥琐又黑心肠的臭老头啊,居然是个读书人,不仅仅是读书人,还是学霸中的学霸······

    “白水寺文会,先生一举成名,就连许多成名已久的大儒都自愧不如呢。”曹霜絮笑容温婉,眼中浮现出崇敬之色。

    正当王令惊叹老孙头曾经如此辉煌,内心翻腾不已时。

    曹霜絮转而叹息一声:“只可惜,他本应顺势在殿试中拿下状元,却在殿试前一夜,因不满几个贵族子弟当街强抢民女,遂出手制止,造成两死一伤,此事闹上朝堂,原告则是当时的礼部侍郎和凉国公,被打死的那两名纨绔,正是他们的儿子,朝堂诸公曾经有许多想要拉拢他的人,然而九庵先生年轻时心高气傲不屑参与党争,以至于无人为他说话,更无人提及那几个纨绔欺男霸女之事,先帝听闻此事龙颜大怒,将下旨先生打入大牢,次日菜市口腰斩。”

    曹霜絮说着说着,一丝不忿闪过她清澈如水的美眸,洁白的藕臂骤然抬起又猛地落下,手中的菜刀落在案板上,发出一声脆响,她面前的大白萝卜被腰斩了......

    王令哑然,没想到故事会有这么大的反转,更没想到这老小子居然是个文武全才,以一敌多,能打死两人打伤一人,这份战力非寻常人所具备的,但既然他能活到这把年纪,想必还有下文。

    曹霜絮将那颗遭了无妄之灾的萝卜切成片,她的刀工不见生涩,半颗萝卜很快就切完了,然后拿起另外半颗继续说道:“幸而太子也就是当今圣上查明真相,还九庵先生清白,才得以保全性命,但先帝深知诸公不愿就此作罢,下旨饶过了他的死罪,但是今后不得入朝为官,然而先生却不愿放弃心中抱负,他另辟蹊径,做了太子府上的一名客卿,他屡出奇谋助太子顺利登基,为他将来重入仕途打下了基础。”

    王令边听边思索,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朝堂各党都拉拢过老孙头,但老头子并不买账,于是诸公就有了‘不为我所用便毁之’的念头,先帝对此定是心知肚明,所以才不准老孙头再入朝为官,也算是给了诸公一个交代,大家各退一步。但老孙头后来做了太子的幕僚,先帝肯定也是知道的,既没有阻拦,想必是有意把这笔财富留给自己的儿子,所以说,最终斩获这颗明珠的是皇帝······

    入朝为官,难免和光同尘,怎么可能独善其身?彼时不参与党争,不代表将来不会被迫参与进去,或是自成一党,所以若是一定要加入一个党派,对于皇帝而言,将其收入皇党是最好的选择。

    曹霜絮:“成为太子府客卿后,先生闲暇时便在九庵山开坛讲座,久而久之便有了九庵先生的名号,直至太子登基成了当今圣上,先生方才下山。”

    王令下意识说道:“后来呢?太子登基后又如何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