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和解-《卷战袍以盖山河》


    第(2/3)页

    汤小鱼选择走父母的老路,加入街道司,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曹霜絮的影响,原本她认为自己年纪小,又是女儿身,是没办法通过街道司考核的,然而,正是曹霜絮的鼓励,才让她获得了信心,搬出曹府回到汤宅,自那以后,过去总和父亲抱怨习武太苦的汤小鱼,在自家院子里不断磨练自己,只为了早日拿起父亲留给她唯一的遗物。

    想到这里,汤小鱼不由得握紧了手里那把几乎与她身高相差无几的大刀。

    老孙头看着眼前这个姑娘,竟突然有种不知如何开口的荒诞感,好在他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很快便调整了过来,清了清嗓子道:“曹丫头,仅三年未见,就已经长成大姑娘了。”

    此言一出,全场再次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在曹霜絮和老人身上来回转动,最为疑惑的当属曹霜絮本人,她总觉得这个老人在哪见过,却想不起来。

    她盯着对方苍老的脸庞仔细看了看,突然心头一动,一个孤标傲世的形象与老人的脸重叠在一起,曹霜絮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咣当——”一声,那把刀终于脱离了她的手心落在地上,曹霜絮惊呼一声,一双柔荑玉手遮住了红唇。

    “是您,怎么会在.,....”曹霜絮正要继续说下去,却见老者以微弱的幅度摇晃了来下脑袋,她看向曹庸,却见爹爹也轻咳了两声,以眼神示意她不要声张。

    曹霜絮随即以为是老人身份特殊,不便声张,其实真实原因是汤小鱼就站在她身后不远处,老孙头觉得有愧于这个小女孩,毕竟她的父母就是因为他才殉职的,他还没有准备好,让自己的真实身份暴露在汤小鱼的视线当中。

    只是三人这一系列细微的举动,被王令和汤小鱼看在了眼里,心中同时大感疑惑。

    老孙头开口道:“曹丫头,昨日发生的事,王令与我说过了,以老夫看确是一场误会,虽然我也时常想砍了这小子,但对他的人品我还是信得过的,绝非放荡之徒,可否卖老夫一个人情,此事就此揭过,你二人可否和解?”

    嘿!当时是谁问长问短的,还说什么少年当如此风流之类的话,现在摆出一副德高望重的样子,呵——忒!我鄙视你这个表里不一的老东西······王令很想当众揭老孙头的老底,让他难堪,可虽是这么想,却也知道老孙头是在替自己说话,所以并没有真的把心里话说出来。

    曹霜絮银牙紧咬,听老人说完,她回想起当时的情况,昨日确实场面混乱,加上那些乞丐相互拥挤得厉害,那混蛋可能真不是故意的,只是那又如何,自己毕竟还是平白让人占了便宜,她心里始终觉着委屈。

    老孙头见状,转头看向假山上的王令骂道:“还不快滚下来,你个小王八蛋,总是让我给你擦屁股,自己下来表个态!”

    我特么,到底谁一直给谁擦屁股······?王令强压住和老孙头顶嘴的冲动,知道这个时候自己要放低姿态,于是听话得从假山上一跃而下,顶着一脑袋绷带来到老人面前。

    王令看了看老孙头的脸,见他一直冲自己努嘴,示意自己赶快向曹霜絮有所表示。

    他挠了挠头,有些扭捏的说道:“曹姑娘,昨天不小心冒犯了你,实在是不好意思,但正如老头子所说,我绝非是故意的,我知道事关女子清白,道歉也无济于事,如果你觉得不解气的话,可以拿刀砍我,我保证,这次绝对不躲。”

    说着,王令站直了身子,张开双臂,一副任凭对方挥砍的姿态。

    曹霜絮美眸含泪,内心似在挣扎,周遭其余人等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二人身上,只是心境不同罢了。

    老孙头、汤小鱼以及左玉城等人,并不想看到曹霜絮真的动刀砍人,倒也不是担心王令受伤,只是单纯的不希望这样一个姑娘以这种方式宣泄怒火,尤其老孙头,王令真要挨上一刀,那也是他咎由自取,自己已经帮他努力争取了,已是仁至义尽,剩下的他就无所谓了。

    当然,汤小鱼也有同样的心理矛盾,只是相比于报复这个轻薄姐姐的混蛋,她更不希望曹霜絮被愤怒冲昏头脑。

    另外曹庸和樱桃等曹家人,目光热切,那心里就跟有个小人在催促曹霜絮一般的盯着她:“砍他,砍这个王八蛋。”

    经过一番内心纠葛,终是理智战胜了冲动,曹霜絮没有选择重拾地上的长刀,这不由得让几人感到可惜,但也乐于接受,毕竟这是最好的结果。

    曹霜絮深吸一口气,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目光冷冽的看向王令,以一种清冷的语气问道:“先前那四句诗是你所作?”

    “???”王令愣住了,心道,这话题会不会太跳跃了?但他立即反应过来,女子偏好诗词话本,知道这对自己来说,是一次博取好感的机会。

    他突然装出一副正经模样,丝毫不见脸红的点头承认:“正是。”

    曹霜絮露出意外的表情,她下意识的看向老人,见老人点头,便不再多疑,起初她还以为这是老先生所作,而王令跟在他身旁,平日听得多了,故而才能吟诵几句。

    “阎罗殿前小鬼缠,宰相门房三品官,万民疾苦浊谁眼,只认衣衫不认人......只认衣衫不认人....”,曹霜絮忽然低头吟诵起王令在曹府门前的这四句诗,此诗虽不算佳作,但此诗充斥着一股对世道愤愤不平的意气,尤其最后一句称得上点睛之笔,明明给人一种不太工整的缺憾,却依然能让人沉浸在愤慨的情绪当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