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自下而上-《锦绣三国》
第(2/3)页
这种情况下,刘表根本无法正常赴襄阳上任。不说觊觎荆州的袁术和孙坚会不会背后下黑手,就说本土的既得利益者——宗族豪强势力是绝对不肯甘心让外人分割蛋糕的。
无奈之下,刘表放下妻儿,一个人匿名单骑来荆州,进了宜城。
宜城这个地方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过。我们只需要知道宜城是南郡的一个属县,距离襄阳很近就行了。另外刘备也被封过宜城亭侯,说的就是这个宜城。
这个时候刘表在早年积累的人脉声望终于发挥了作用。在宜城,刘表会同蒯良蒯越两兄弟,以及出身襄阳名族的蔡瑁一同议事。
经过一番讨论,刘表采取了蒯越的“先权谋、后仁义”的攻略。由蒯越蔡瑁出面,宴请荆州各地有名的宗贼豪强首领赴宴。那些个宗族豪强首领哪里知道刘表已经到了荆州,更不知道以蔡瑁、蒯良蒯越为代表的荆襄世家士族已经倒向了刘表一方。
结果是这些人兴致冲冲来赴宴来了,结果其中属于刺儿头的都被蒯越和蔡瑁安排的刀斧手削去了脑袋。然后刘表一面用这些人的头颅招降这些人的部众,一面打出自己荆州刺史的名号招揽其他的荆襄世家豪族。
但是那些反刘表反朝廷的宗贼豪强首领里面还是有聪明人的。比如大宗贼首领张虎、陈生两人。这两人并没有被蒯越和蔡瑁的花言巧语说动,只是安心在襄阳享乐就是不出来。
等到刘表用雷霆手段大致扫灭了反对自己担任荆州刺史的宗贼势力,荆州各郡县皆大震。眼见那些中小宗贼纷纷主动放弃了各郡各县的印绶,聪明人张虎陈生赶紧顺坡下驴,借着刘表派人说降,献出了荆州治所襄阳的控制权。
至此,刘表始掌荆州权柄,大力提拔士人能者,整合宗族豪强武装,理兵襄阳。此等恩威并施下,荆州各郡县皆迅速归服。
但是,相比于荆北,地广人散的荆南四郡宗族豪强势力却是并没有受损多少。原因很简单,刘表摆的鸿门宴在襄阳附近,也就是荆北地区的北边。那么长江南边的宗贼头领来不来得及赶去赴宴呢?尤其是最南边毗邻交州岭南的零陵桂阳两郡,接受不接受得到消息都不一定。
但是荆州一向北强南弱。哪怕荆北地区少了天下第一郡南阳郡,但是南郡和江夏两个郡加起来人口和富庶程度照样远超荆南四郡之和。
所以在刘表扫清了荆北宗贼、解除收编了荆北豪强武装,还一定程度收服了长沙、武陵这两个仅和荆北隔江相望的荆南大郡的宗族豪强势力,剩下的荆南宗族豪强势力自然不再敢公开反对刘表担任荆州刺史。
这里有必要小小的解释一下宗族豪强势力和世家士族的区别。
所谓宗族,就是产自乡里之间的土生土长的大姓、大族。我们知道,在古代村落乡里的命名大多是以姓氏命名的。诸如什么许庄、孟家乡、罗家村、张家堡、赵王庄等等。这些名称的意思直接了当告诉了其他人,这个乡镇或者这个村子,是由姓赵的主导的。
因为小农经济的特点,我们知道,古代一个村庄一个乡镇的发展,往往可以看成一个姓氏的繁衍发展。在这个相互之间有着血缘关系的乡村里面,一般都有一个本家,即掌管祖宗祠堂排位的嫡传宗家。而往往这个宗家在这个姓氏、在村中或乡里,是有绝对的话语权主导力的。而且,一般本家拥有最多最肥沃的土地,最多的财产。
这便是宗族。以血缘关系为支撑联系的一个群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