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3:某就信秦大人-《大宋好儿郎》


    第(2/3)页

    他不断进出搬运货物,等搬完时,浑身上下都被汗湿透了。

    程二赶紧把衣襟敞开,心痛的道:“这是大娘才给补好的呢,再被盐浸透就烂了,做衣裳又要花钱……”

    蔡欣走出来,说道:“你在外面等着,某和陈员外去饮酒,回来就出城。”

    所谓的陈员外,就是这家商铺的主人。

    员外员外,就是官员的意思,就像是后世大伙儿在外面碰面喝酒,举杯就是‘某老板’的招呼。可实际上大家不是职员就是工人,和老板不搭干,只是一种衬托身份的称呼而已。

    程二应了,蔡欣丢给他几文钱,说道:“莫说某亏待你,这钱你拿着,自家去买几个炊饼吃。”

    程二谄笑着接过铜钱,有一文钱落在了地上,滚进了大车底下。

    他趴进去寻摸,让蔡欣不禁笑骂道:“一文钱罢了,连胳膊都不要了么?看你和乞丐差不多,无趣!”

    他们二人走了,程二找到了那文钱,吹了一下收起来,全然没把蔡欣的嘲讽和侮辱放在心上。

    他喜滋滋的坐在车辕上说道:“回头买些饴糖给斧头……”

    他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叹道:“罢了罢了,也给大娘一些。”

    “……那复合肥真的那么好?”

    “当然好,一亩地多收了二斗半升,你说好不好?”

    “一亩多二斗半升?你莫不是唬我吧!”

    “唬你某就不是人!”

    程二呆呆的听着这些话,觉得不大靠谱。

    “这复合肥是秦秦大人弄出来的,今日连陛下都出来了,还有韩相他们,他们一起去了城外称量,回来时韩相欢喜狠了,就把腰给摔了。”

    程二听到秦秦大人时,就扑了过去,拦在了说话的两个男子身前,谄笑道:“小人敢问……秦秦大人……那个复合肥可是秦大人弄出来的吗?”

    两个男子被突然出现的程二吓了一跳,本想发作,可见他在谄笑,就忍住了。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就是这个意思,底层百姓的生存智慧之一。

    “当然是秦大人弄出来的,如今开封府府衙外面又贴出来了复合肥的作法,好些人在听呢!”

    程二喃喃的道:“一亩地多二斗半升?”

    这两人见他呆滞不禁就笑了,“当然是真的,后面那庄上的人说这一茬麦子他们照顾的不尽心,所以才收少了。”

    那个庄子是权贵的,庄户们自然是能偷懒就偷懒,所以收成才少了些。

    “呀!”

    程二一下就蹦了起来,欢喜的道:“某就信秦大人,某就信秦大人!”

    那两人见他欢喜,就笑道:“秦大人还说这些杂学里都有呢!”

    “杂学?”

    程二随口道:“这是秦大人的学问,某以后让儿子去学,一定学。”

    这二人见他说的理所当然的,就嗤笑摇头,程二却咬牙花钱请人看住大车,自己一溜烟跑去了府衙。

    “……各种东西都要混在一起,然后用破席子也好,什么东西都好,盖住了,然后……秦大人说的什么微生物就会起作用,里面会发烫……隔一阵子记得翻身……”

    几个小吏轮流在大声的念着做法,不懂的还可去边上请教。

    程二也跟着去了。

    边上有几个小吏,程二过去谄笑道:“敢问官人,干草可成吗?”

    一个小吏先是看了一眼写的密密麻麻的纸,然后说道:“好像……有,这里有,草席也好,干草也成。你这个倒是聪明,回头别犹豫,赶紧做了。”

    程二猛点头,转身就跑。

    他一路念叨着复合肥的作法,等回到大车边时,蔡欣已经回来了。

    他阴沉着脸等着程二说道:“这是不想干了?不想干就滚吧!”

    程二先是一惊,然后拱手道:“多谢员外。”

    蔡欣愕然,但话已出口,他却不想收回来,就板着脸道:“如你这等卖力气的多了去,你莫要后悔!”

    程二说道:“小人不悔。”

    蔡欣心中暗骂,然后说道:“如此剩下的钱就结给你。”

    这里是大宋,这里是汴梁,以后那种赖工钱的事儿很少发生,结了工钱后,程二就买了些饴糖,最后还买了一方墨,急匆匆的出城回家。

    他就这么一路走到了文峰村,等到时天都快黑了。那些村民在外面吃饭,见他回来就问道:“程二,你怎么不在城里做活了?别担心,你家大娘把家里照顾的好呢!”

    程二说道:“有好事呢!回头都来某家。”

    他回到家中,女儿大娘正在做饭,见他回来就怯生生的道:“爹爹,大郎今日一整天都在看书呢!”

    程二欢喜的道:“会看书了好!每日都要去读。”

    他拿出饴糖来,在嘴里咬下一小块递给大娘:“这是你的。”

    大娘的眼睛一亮,但却不敢接:“爹爹,我不吃,给大郎吧。”

    程二眼睛一瞪,大娘赶紧接了,然后说道:“爹爹,我去做饭。”

    “去吧去吧!”

    程二的心情极好,稍后村民们来了。

    “家里窄,咱们外面说话。”

    外面宽敞,程二说了今日自己在城中遇到的事……

    “……先前有人问某,说为啥不在城里做活回来了,某就想啊,这一亩地能多二斗半升,某干嘛还在城里干苦力?”

    村民们先是一愣,有人说道:“去年某就听过此事,说是有人用了什么丹多收了二斗几升,当时某还不信,某想这丹药也太厉害了些,怕是假的……”

    “是假的吧?去年有人说什么丹好,让某也跟着弄,某没答应……”

    文峰村在汴梁外围,距离不近不远。

    去年复合肥扩张到了汴梁周边时,他们处在最边缘的地方,没有被波及。

    “当时某还说不可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