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击退陈友定-《重生之东南亚崛起》
这是长沙的一处小镇,名不见经传,问当地人古镇叫什么,当地人也说不明白,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此,几乎和外界断绝了交流,后来张定边在此大胜陈友定之时,张定边给这个镇起了个名字。
“将军,我们那边发现了汉军的踪迹,他们按照我们设定的路线向着靠近洪都、吉安方向行军。”
这已经是他们最后的一波探子了,陈友定满意的点点头,看起来汉军确实已经中计了。张定边啊,张定边,你还是中了我陈友定的计谋啊,哈哈哈哈。
还没等到他大笑完,前方就有人来报告:“将军,汉军在前沿阵地出现,目前我们已经和他们发生了冲突,请指示。”
“张定边在里面吗?”陈友定迫不及待的问道,此次下这么大功夫的目标就是张定边,如果张定边不在,那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又何在呢。
“将军,张定边那老贼必然在里面,前方士兵都目睹到了。”
“好,告诉他们,按照原计划行事。”这句话是对在场的所有人说的。
“是。”于是大家都回的各自的阵地,按照原本的计划行事了。
不知名的古镇前方阵地,陈元军同时后撤,汉军自然也直接深入其中,各阵地军队见汉军孤军深入,知道他们上当了,于是从八方敢来围攻汉军,在距离汉军五百米处组成包围圈,慢慢向内收缩,压缩汉军的作战空间。
汉军自然也是假装才发现,张定边则是带领着汉军向着人数最多的包围圈南方杀去,凭借百余人汉军就突破了陈元的包围网。随着保卫网缺口越来越大,基本所有的汉军掏出了包围网。陈友定自然也是知道张定边的勇猛,从和他的多次作战他也能感受到,张定边很有可能突破他们的包围网。
随着陈友定看到张定边突破了包围网,他露出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这才是他认识的张定边,即使率领千余人也可以力战实力抢他2、3倍的敌军。所以他做了二手三手甚至四手准备。
于是随着陈友定的一声命下,从南边出来千余人军队重新组建了包围网,此时陈元军已经达到了一万多人,张定边面色凝重,没想到陈友定这么舍得下本,为了搞他,在此地驻扎如此多的军队,不过他们的援军早就到了,一直在等待着张定边的命令。
张定边还是选择对实力最强大的南面军队发起进攻,原本得到补充的南面军,在张定边的猛烈攻击下竟然又显现出颓势。
没想到这张定边这么猛,陈友定看了都目瞪口呆了,你看看,那个张定边自己冲在前面,每有是个人的伤亡,就有两个人是他搞定的。该死,南面已经没有军队,如果再被张定边突破了,恐怕就得杀到城里来了,到最后就不知道谁杀谁了。陈友定面色发青,立马将驻守在北边的军队都调集来。
张定边看着一下子又多出的许多人,立马让士兵放出信号,示意剩下的汉军出来进攻,随着旗帜飘扬,汉军一下子从北边的树林涌出,将包围网的北部直接冲散。
陈友定一下子倚靠在了椅子上,怎么会?他们这么还有支援,明明差点就能把他们拿下。经过他们观察,此次前来的是汉军数目不小,可是那些线报都告诉他,汉军已经被分散到其他方向去了,此批汉军最多一万人,你告诉我这是一万人?十万人都不止了。
“撤退吧,我们被夹击,队形也被敌军冲散,恐怕是不能胜利了。”陈友定叹气道。
至正二十三年九月二十八日,陈元联军撤回长沙,但他们一直被张定边撵着,最终一路撤回了吉安城。不是长沙城不足以容纳陈元军,只是张定边早就让部分汉军夺回了长沙城,看着全是汉军的长沙城,不得已他们全军只得撤回吉安城。
夺回长沙让原本南方战场起死回生,陈友谅知道张定边的计划后,前去收复了辰州,常德等地,等到两军彻底收复失地后便准备合力攻破吉安城。
至正二十三年九月二十九日,吴军从真定撤退,各位大将心有不甘,明明差点就可以攻进大都,覆灭元鞑王朝,若是一般的人又怎么能拦住这么多名大将,开玩笑,能被朱元璋称作奇男子的王保保,又怎么可能是池中之物,很快,齐鲁义军覆灭,大名府、潞安、新乡也重回元军手里,大都的威胁也算是被王保保清理了。吴军以徐州为中心,在周边地区和元军周旋。
至正二十三年九月三十日,汉军攻破洛阳。王保保头疼无比,这边吴军已经够难缠了,现在汉军也要攻击他们,没办法,那就打。但是目前以他们的兵力够呛,汉军派遣了三十万大军进攻北方,吴军也派遣了三十多万,想要碾压其中一个,都必须倾尽所有兵力。最终王保保抉择,优先攻击吴军,洛阳离大都还远着呢,如果齐鲁大地再被明军攻破,那么大都就不保了。
至正二十三年十月三日,汉军收复了南方所有的失地,陈友谅和张定边大会师,直击吉安。
至正二十三年十月五日,吴军在颍州击退了元军,拿下首捷,随后吴军据守不出,元军一时间竟然没有任何办法,只能打起了消耗战,而另一边,汉军已经攻陷了平阳,没错就是虎落平阳被犬欺的平阳,他们现在正在向潞安行军,如果再放任其肆意发展下去,恐怕他也会威胁到大都。
至正二十三年十月七日妥欢帖木儿收到了扩廓帖木儿的消息,前线局势非常紧急,现在必须想办法减少一个敌人,他们才能更专心的对付另外一个。
于是妥欢帖木儿准备向陈友谅提出和平,若是以前,他一定就和朱元璋讲和了,但是现在朱元璋的势力实在是太强了,如果放任他发展,等他统一南方,又是一个宋朝,可是他们却不复当年的辉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