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一觉醒来,已是中平四年的五月初五。 区星今天最要紧的事,就是过端午。 过端午,是区家冲精神文化建设工作计划里既定的事项,非常重要。按p社的逻辑,可以有效提高全族的凝聚力。 汉末三国时期,是端午节传统民俗演化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端午节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逐渐由大凶大恶之日开始向良辰佳节过渡。 到了农历五月,白昼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温度逐渐升高。又因为降雨增多,天气越发潮湿。 湿热交加,于是乎毒虫繁殖、病菌滋生,人们感染生病的概率大幅上升。这在生产力水平低下、医疗卫生水平不发达的年代,是极其凶险乃至致命的。 曹阿瞒的夫人卞氏,儿子曹丕、曹冲,均死于五月。 生活条件相对优渥的贵人们尚且如此,普通百姓的生存情况可想而知。于是乎,五月就被先人们认为是阴阳相争的死生之月,极其凶恶。 而五月初五,更是凶恶之月里最穷凶极恶的一天。 也正因此,早期的端午民俗,有不少都邪门的很。 这些邪门民俗中,最为恐怖的,莫过于杀婴、弃婴了。 五月初五,生子不详,是从战国直到汉末三国时期都存续的社会文化禁忌。 这一点,东汉思想家王充就有记载,其著作《论衡》曾云:“五月子杀父与母。” 东汉时期的著名学者应劭,也曾在其著作《风俗通义》中写道:“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 恐惧之下,杀害、遗弃五月初五出生的婴儿成为了一种普遍发生的恐怖民俗。 如果有婴儿能在五月初五诞生而侥幸逃过一劫,甚至能成为登上史册的重大新闻。例如战国时的孟尝君田文,还有东汉时的重臣胡广。 《史记·孟尝君列传》曾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田婴认为:“五月子者,长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命令田文之母将他遗弃。 《世说新语》载有胡广轶事,曰:“胡广本姓黄,五月五日生,父母恶之,置之瓮中,投于江。胡公闻瓮中有儿啼,取之,养为己子,遂登三司。” 第(1/3)页